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寂寞寒窗下,观书胜苦吟。
青灯风雪夜,黄卷圣贤心。
吾道关兴废,斯文几古今。
凤兮胡不至,三叹泪沾襟。
白话文翻译:
在寒冷寂寞的窗下,读书的乐趣胜过了苦苦地吟唱。
青色的灯光下,夜里风雪交加,翻阅着书卷,感受圣贤的思想。
我的道理与兴衰有关,文学在古今之间有多少变化。
凤凰啊,你为何不来?我三次叹息,泪水沾湿了衣襟。
注释:
- 寂寞:孤独,清冷。
- 寒窗:寒冷的窗户,象征艰苦的环境。
- 观书:阅读书籍。
- 青灯:青色的油灯,古代读书时常用的照明工具。
- 风雪夜:恶劣的天气,强调环境的艰辛。
- 黄卷:古书,指经典的文献。
- 圣贤:指古代的圣人和贤人。
- 吾道:我的学说或思想。
- 关兴废:关乎兴衰,指事物的变化。
- 凤兮:凤是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美好和希望。
- 三叹:三次叹息,表现出诗人的惆怅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庚,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对社会的关注和对文学的热爱,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诗人身处寒窗之际,表现了他在艰苦环境中读书的孤独与坚持,以及对文学和历史变迁的思考,反映了宋代文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诗歌鉴赏:
《夜坐读书》是一首表现诗人在寒冷夜晚独自读书的情景,传达了对知识的渴望与对时局的思考。诗的开头通过“寂寞寒窗下”展现了诗人独处的环境,营造出一种冷清而孤独的氛围。随后的“观书胜苦吟”意指在这份孤寂中,阅读书籍的乐趣远胜于苦吟诗歌,表现出他对学习的热爱。
“青灯风雪夜”描绘了一个严寒的夜晚,诗人在微弱的灯光下翻阅书卷,体现出不畏艰难的精神。这里的“青灯”和“风雪”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于知识的执着追求。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从个人的读书体验上升到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吾道关兴废,斯文几古今”表达了他对文化的珍视与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反映了文人对于时势变化的忧虑。最后的“凤兮胡不至”则表现出对理想与美好的渴望,三次叹息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深刻,既有个人的读书体验,也有对时代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在艰难环境中对文化的执着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寂寞寒窗下:描绘了诗人身处的孤独环境,暗示他在严寒的环境中读书的孤独感。
- 观书胜苦吟:表达了诗人对阅读的热爱,认为读书的乐趣胜过吟唱。
- 青灯风雪夜:强调了夜晚的寒冷与孤寂,突出了诗人的坚持。
- 黄卷圣贤心:通过书卷体现出对古代圣贤思想的崇敬。
- 吾道关兴废:引入对文化和历史的思考,表现出对于兴衰变迁的敏感。
- 斯文几古今:表达了对文人文化的珍视,感叹古今文化的变化。
- 凤兮胡不至:象征着对理想与美好的渴望,表达了诗人的失落。
- 三叹泪沾襟:用感情的表达强化了孤独与惆怅的主题。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青灯风雪夜,黄卷圣贤心”,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书卷比作圣贤的心,体现出对文化的敬仰。
- 反复:三次叹息,强调内心的悲伤与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知识与文化的重要性,表现出在艰苦环境中对学习的执着追求,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思考与对美好理想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窗:象征孤独与艰苦的环境。
- 青灯:代表知识的光明与希望。
- 风雪:象征艰难的环境,强调坚持的意义。
- 黄卷:古代的经典书籍,代表文化的传承。
- 凤:象征理想与美好事物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青灯”指的是什么?
- A. 书籍
- B. 灯光
- C. 风雪
答案:B
-
诗人对阅读的态度是:
- A. 感到厌倦
- B. 热爱
- C. 随意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凤”象征什么?
- A. 失落
- B. 理想
- C. 忧愁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静夜思》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可以将黄庚的《夜坐读书》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前者表现了个人在艰苦环境中对知识的追求,而后者则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时局的忧虑。两首诗都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但关注的焦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典诗歌鉴赏》
- 《中国文学史》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和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黄庚的《夜坐读书》,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