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行为梅林司马赋四首 其二》

时间: 2025-01-01 21:19:45

我心空自摧,太息今与古。

上山多饥鸢,下山多猛虎。

道路寂无人,日暮楚三户。

停车一以悲,深林有巢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山行为梅林司马赋四首 其二 茅坤 〔明代〕 我心空自摧,太息今与古。 上山多饥鸢,下山多猛虎。 道路寂无人,日暮楚三户。 停车一以悲,深林有巢父。

白话文翻译: 我的心情空虚且被摧残,深深叹息古今的变迁。 上山时常见到饥饿的鸢鸟,下山时则常遇到凶猛的老虎。 道路寂静无人,日暮时分,楚地只剩下三户人家。 停下车来,心中充满悲伤,深林中隐居着像巢父一样的高人。

注释:

  • 摧:摧残,损伤。
  • 太息:深深地叹息。
  • 饥鸢:饥饿的鸢鸟,比喻困境中的人。
  • 猛虎:凶猛的老虎,比喻危险或困难。
  • 楚三户:楚地只剩下三户人家,形容荒凉。
  • 巢父:古代隐士,此处指隐居的高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茅坤(1512-1601),明代文学家,字顺甫,号鹿门,浙江湖州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此诗是他在南山行旅中为梅林司马所作,表达了对时世变迁的感慨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当时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山行的景象,抒发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的“饥鸢”和“猛虎”象征着世道的艰难,而“巢父”则代表了诗人对高洁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行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时世变迁的深切感慨。诗中“我心空自摧,太息今与古”表达了诗人对古今变迁的无奈和叹息。“上山多饥鸢,下山多猛虎”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世道的艰难,而“道路寂无人,日暮楚三户”则进一步加深了荒凉的氛围。最后,“停车一以悲,深林有巢父”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深林中找到心灵的归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心空自摧,太息今与古”: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空虚和被摧残的感觉,同时对古今的变迁感到深深的叹息。
  2. “上山多饥鸢,下山多猛虎”:通过上山和下山的不同景象,描绘了世道的艰难和危险。
  3. “道路寂无人,日暮楚三户”:道路的寂静和日暮时分的荒凉,加深了诗中的孤独和悲伤氛围。
  4. “停车一以悲,深林有巢父”:诗人停下车来,心中充满悲伤,同时向往深林中隐居的高人。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饥鸢”和“猛虎”比喻世道的艰难和危险。
  • 拟人:“我心空自摧”中的“空自摧”赋予了心灵以人的动作,增强了表达效果。
  • 对仗:“上山多饥鸢,下山多猛虎”中的对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时世变迁的感慨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山行的景象,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高洁隐逸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饥鸢:象征困境中的人。
  • 猛虎:象征危险或困难。
  • 楚三户:象征荒凉。
  • 巢父:象征隐居的高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饥鸢”和“猛虎”分别象征什么? A. 困境中的人和危险或困难 B. 饥饿的鸟和凶猛的动物 C. 困境和机遇 D. 饥饿和力量

  2. 诗中的“巢父”指的是什么? A. 古代隐士 B. 山中的鸟巢 C. 隐居的高人 D. 山中的树木

答案:1. A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表达了对时世变迁的感慨。
  • 王维《山居秋暝》: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茅坤《南山行为梅林司马赋四首 其二》:两者都表达了对时世变迁的感慨,但杜甫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国家的忧虑,而茅坤的诗则更多地体现了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别裁集》:收录了茅坤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