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时间: 2025-01-06 05:29:27

情若连环终不解。

无端招引傍人怪,好事多磨成又败。

应难挨。

相看冷眼谁瞅睬。

镇日愁眉如敛黛。

阑干倚遍无聊赖。

但愿五湖明月在。

权宁耐。

终须还了鸳鸯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渔家傲
作者: 申纯 〔宋代〕

情若连环终不解。
无端招引傍人怪,
好事多磨成又败。
应难挨。
相看冷眼谁瞅睬。
镇日愁眉如敛黛。
阑干倚遍无聊赖。
但愿五湖明月在。
权宁耐。
终须还了鸳鸯债。

白话文翻译:

这段情感如同连环,始终无法解开。
无缘无故招来旁人的非议,
美好的事情常常经历波折而又失败。
这份痛苦实在难以忍受。
彼此冷眼相对,谁也不愿理睬。
整日愁眉苦脸,像是眉黛收拢。
倚靠在栏杆上,感到无聊无趣。
但愿五湖之上能有明亮的月光。
忍耐一时,
终究要还清这份鸳鸯情债。

注释:

字词注释:

  1. 连环:比喻相互关联的事物。
  2. 招引:引起、招来。
  3. 冷眼:冷淡的眼光。
  4. 愁眉:愁苦的眉头。
  5. 阑干:指栏杆。
  6. 鸳鸯债:比喻情侣之间的情感纠葛。

典故解析:
“鸳鸯债”常用于形容恋爱中情感的牵绊与责任,指的是情侣间的诺言与无法割舍的情感。该典故可追溯至《红楼梦》中的相关描写,反映出深厚的爱情观和宿命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申纯,宋代词人,其作品多以情感细腻著称,常描绘人间情感与自然景色的融合。她的词风清新婉约,体现了宋代词人对情感的深刻理解和细腻表达。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变迁与人际关系复杂化的时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面对爱情波折与旁人评说的无奈与愁苦。

诗歌鉴赏:

《渔家傲》是一首情感深邃的词作,诗人通过“情若连环”这一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情感的纠结和复杂。词中通过对旁人非议的提及,展现了个体在爱情面前的脆弱与无奈,反映出社会对个体感情生活的干扰与影响。诗人在面对爱情波折时,表现出一种消极的态度,然而,最后一句“终须还了鸳鸯债”则流露出一种对爱情责任的深刻理解,体现了对情感的执着与承诺。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不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也描绘了一个被情感困扰的女性形象,她依然怀抱着对爱情的希望。这样的情感基调,使得全诗既有忧伤的美感,又有深刻的思考,给读者以强烈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情若连环终不解”:情感如同紧密相连的链条,难以解脱。
  2. “无端招引傍人怪”:无缘无故地招来旁人的指责与非议。
  3. “好事多磨成又败”:美好的事情往往经历波折,最终失败。
  4. “应难挨”:这种痛苦实在难以忍受。
  5. “相看冷眼谁瞅睬”:彼此冷眼相对,谁也不愿意理睬对方。
  6. “镇日愁眉如敛黛”:整日愁眉苦脸,像眉黛收拢一样。
  7. “阑干倚遍无聊赖”:倚靠在栏杆上,感到无聊无趣。
  8. “但愿五湖明月在”:希望五湖之上的明月能够照耀。
  9. “权宁耐”:暂时忍耐一下。
  10. “终须还了鸳鸯债”:最终还是要偿还这份感情的责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比作连环,形象生动。
  • 对仗:如“相看冷眼”、“镇日愁眉”,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情感被赋予了生命,表现出诗人的心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探讨了爱情的波折与责任,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追求的执着与无奈,展现了对爱情深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连环:象征着复杂而紧密的情感纠葛。
  2. 明月:象征着希望与美好,代表着对未来的期盼。
  3. 愁眉:表现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情若连环”比喻的是什么?
    A. 爱情的甜蜜
    B. 情感的复杂
    C. 友谊的深厚
    答案: B

  2. “好事多磨”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爱情的失望
    B. 对生活的满足
    C. 对朋友的信任
    答案: A

  3. 诗中提到的“鸳鸯债”指的是什么?
    A. 友情的牵挂
    B. 情感的责任
    C. 家庭的负担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对比申纯的《渔家傲》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现了女性在爱情中的困境和无奈,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加注重词句的清丽与情感的细腻,而申纯则更加直白地表达情感的复杂和责任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词三百首》
  2. 《李清照词研究》
  3.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