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闲厅昼下帘,秋色满疏髯。
久戍残兵老,多贫长吏廉。
阴风潮动郭,晴日地生盐。
三老相逢说,年来户剩添。
白话文翻译
在空闲的厅堂里,白天拉上了帘子,秋天的色彩映衬着稀疏的胡须。守边多年的老兵已经衰老,长官也因贫困而显得清廉。阴风在城郭外吹动,晴天的土地上却长出了盐。三位老人相逢交谈,近年来家家户户都在增加。
注释
- 闲厅:指空闲的厅堂。
- 昼下帘:白天拉上帘子,表示安静的环境。
- 疏髯:稀疏的胡须,暗示年老。
- 久戍:长期驻守边疆。
- 残兵:老兵,指经历了战争而衰老的人。
- 长吏:指地方官员。
- 阴风:阴冷的风,表达了秋天的萧瑟。
- 潮动郭:潮水冲击城墙,形象地描绘了海边的景象。
- 晴日:晴天的日光。
- 生盐:土地上自然形成的盐,暗示自然环境的变化。
- 三老:三位年长者。
- 户剩添:家家户户的情况逐渐增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启(1487-1535),明代诗人,号静庵,浙江人。他是“明初四大家”之一,以其诗风清新、格调高雅著称,作品多为五言绝句,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明代,社会动荡和战争频繁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边疆生活的描写,反映了士兵的辛苦与贫困官吏的清白,表现了对家国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过海昌赠李侯》是一首反映边疆生活的诗,诗人在诗中通过对秋天的描写,表现出一种宁静而又忧伤的情感。首句“闲厅昼下帘”描绘了一个安静的环境,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秋天的色彩和老兵的形象让人感受到了一种萧瑟的气氛。诗人通过对“久戍残兵”的描写,传达了战争带来的无奈与悲凉,老兵的衰老与无力正是历史的沉重印记。
“多贫长吏廉”一句则映射出官员的清白与艰难处境,显示了社会的风气和人们的生活状态。接下来的描写“阴风潮动郭,晴日地生盐”则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这里阴风与晴日的对比,似乎在暗示着人们生活的双重状态:一方面是自然的严酷,另一方面是生活的希望。最后的“三老相逢说,年来户剩添”则是对社会变迁的一种感慨,尽管生活条件艰难,但人们依然在努力维持生计。
整首诗通过对边疆生活的细腻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刻关怀以及对生活的哲理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闲厅昼下帘:构建了一个静谧的环境,暗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 秋色满疏髯:通过秋色的描绘,与老兵的形象形成呼应,呈现出一种孤独感。
- 久戍残兵老: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士兵的无奈,表达对历史的反思。
- 多贫长吏廉:体现了官员在艰难环境下的清白与坚守,反映社会风气。
- 阴风潮动郭: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变化,暗示外部环境对生活的影响。
- 晴日地生盐:象征着艰难的生存状态,反映人们在逆境中的坚韧。
- 三老相逢说:引入人物,具体化生活状态。
- 年来户剩添:结尾总括,反映社会的变化与人们的生存状况。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如“阴风潮动郭”体现了自然的力量,“晴日地生盐”则是对土地的拟人化描写,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边疆生活的细致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状态的关注与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在苦难中人们依然坚持生活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闲厅:象征宁静,代表诗人内心的安宁。
- 秋色: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残兵:象征着历史的沉重与战争的悲惨。
- 阴风:预示着不安与动荡。
- 盐:象征生活的艰辛与自然状态的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久戍残兵老”指的是: A. 年轻的士兵
B. 战争后的老兵
C. 官员
D. 商人 -
“阴风潮动郭”中的“郭”指的是: A. 城墙
B. 村庄
C. 河流
D. 树木 -
诗中提到的“三老”是指: A. 三位年轻人
B. 三位老年人
C. 三位士兵
D. 三位官员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高启的《过海昌赠李侯》与王维的《鹿柴》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均描绘了自然环境与人生活状态的关系。但高启更侧重于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而王维则更注重于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两者的风格和主题虽有不同,却都展现了中国古诗词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