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采桑子 攀枝花行吟
木棉枝上花如炬,楼在芳丛,车走芳丛,十里钢城花里逢。
碑书人字云天里,辽远晴空,屏立诸峰,一线金沙入望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攀枝花的美丽景象:木棉花盛开,像火炬一样耀眼,在花丛中高楼耸立,车流穿行,走过十里钢城,花海中相遇。碑上刻着人字,仿佛在诉说着天上的故事,广阔的晴空下,高山巍峨,远望之处,一线金沙映入眼帘。
注释
- 木棉:一种开花植物,花色鲜艳,常用于装饰。
- 炬:火把,象征光明、热烈。
- 芳丛:花香四溢的丛林。
- 钢城:指攀枝花作为一个工业城市,著名于钢铁生产。
- 碑书人字:碑上刻有人的字,象征着人类的故事和历史。
- 屏立诸峰:高山如屏风般矗立。
- 金沙:指阳光照射下的河流,闪耀着金色的光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蔡淑萍,现代诗人,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为题材,语言清新,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对攀枝花的游历期间,旨在表现当地的自然美与人文底蕴,反映出诗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蔡淑萍的《采桑子 攀枝花行吟》通过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示了攀枝花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开篇以“木棉枝上花如炬”引入,生动描绘了木棉花的灿烂,象征着生命的热情与希望。接下来的“楼在芳丛,车走芳丛”则将城市的现代化与自然的美丽相结合,展现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景象,令人感受到城市与自然的交融之美。
诗中“十里钢城花里逢”一语,既突出了攀枝花作为钢铁生产基地的身份,又将其与美丽的花卉相结合,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碑书人字云天里”则寓意深刻,暗示了历史与人文的传承,诗人在此处不仅描绘了眼前的美景,更寄托了对故乡历史的思考。
最后,诗中“辽远晴空,屏立诸峰,一线金沙入望中”引导读者的目光向远方延伸,展现了辽阔的天空和巍峨的山峰,象征着希望和未来。整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的礼赞,也是对生活的热爱之歌,表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家乡的深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木棉枝上花如炬:生动描绘木棉的鲜艳,美丽且充满活力。
- 楼在芳丛,车走芳丛:城市与自然的交融,体现生活的多样性。
- 十里钢城花里逢:把现代工业与自然美相结合,形成鲜明对比。
- 碑书人字云天里:历史的沉淀与人文的传承。
- 辽远晴空,屏立诸峰:描绘辽阔的天空与巍峨的山脉,代表着希望。
- 一线金沙入望中:阳光映照下的河流,象征着光明和未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木棉花比作火炬,突出其鲜艳。
- 对仗:如“楼在芳丛,车走芳丛”,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文历史的思考,体现了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的和谐共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木棉花:象征生命、热情与美好。
- 钢城:代表城市的现代化与工业发展。
- 碑书:象征历史与文化的积淀。
- 晴空、诸峰:象征开阔的视野与希望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木棉枝上花如炬”比喻了什么? A. 火炬
B. 木棉花
C. 城市
D. 青山 -
“十里钢城花里逢”表现了什么? A. 生活的单调
B. 自然与城市的融合
C. 诗人的孤独
D. 历史的沉淀 -
诗中提到的“碑书人字”主要象征什么? A. 自然的美
B. 人类的历史与文化
C. 现代生活
D. 未来的希望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作品,描绘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之作,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自然的感悟。
诗词对比:
- 《采桑子 攀枝花行吟》 vs 《春江花月夜》:
- 两者都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但《采桑子》更侧重于现代城市的描绘,而《春江花月夜》则更偏向于传统的自然景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现代诗词鉴赏》:对现代诗词的分析与赏析。
- 《中国古典诗词选》:对古典诗词的经典作品进行解读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