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卧病》

时间: 2025-01-06 09:52:15

药炉香里相思苦,深掩红屏。

漏歇灯停。

一枕惺忪晓梦醒。

别来滋味尝都遍,花事无心。

已负素馨。

又负黄花到胆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采桑子 卧病
作者: 郑元昭 〔清代〕

药炉香里相思苦,深掩红屏。
漏歇灯停。一枕惺忪晓梦醒。
别来滋味尝都遍,花事无心。
已负素馨。又负黄花到胆瓶。

白话文翻译:

在药炉香气中,我感受到相思的苦楚,深深掩盖着红色屏风。
漏壶的水声停止,灯光也熄灭。我在床上,恍惚中醒来,刚刚做了个朦胧的晨梦。
自从离别以来,这种滋味我已经尝遍,花的事情也变得无心。
已经辜负了素馨花,又辜负了黄花在药瓶里。

注释:

  • 药炉:用来熏香的炉具,象征着病中的愁苦与沉闷。
  • 深掩红屏:意指卧病期间,深深地封闭自己,避免外界的干扰。
  • 漏歇灯停:形容时间的流逝,夜晚的静谧和孤独。
  • 惺忪:指刚醒时眼睛还未完全清醒的状态。
  • 滋味:此处指离别后的感受,充满了辛酸。
  • 素馨黄花:两种花,象征着对过往情感的怀念与遗憾。

典故解析:

该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经典典故,但它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离别、相思的普遍情感,尤其是“素馨”和“黄花”,在古诗词中常常与思念、离愁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郑元昭(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词风清丽、情感细腻著称,常描写女儿情怀和离愁别绪。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郑元昭卧病期间,表达了他因病而感到的孤独和对离别的深切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采桑子 卧病》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因病而引发的思乡与相思之苦。诗中使用“药炉”和“红屏”的意象,营造出一种闷闷不乐的氛围,显示出诗人在卧病之时的内心状态。药炉的香气,原本是舒缓身心的,但在诗人心中却成了思念的象征,反而加重了他的愁苦。而“漏歇灯停”则进一步突显出孤独无助的情境,夜晚的静谧让他更容易陷入对往昔的追忆。接下来的“别来滋味尝都遍”则道出了自离别后的百般滋味,似乎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都已尝试过,留下的只有无尽的愁绪。最后,诗人对“素馨”和“黄花”的辜负,更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无奈和惋惜,表现出他对爱情的眷恋与失落。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通过“药炉香”和“相思苦”对比,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思念。
    • 第二联:“漏歇灯停”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孤独,突出了卧病的状态。
    • 第三联:表达了离别后的复杂情感,尝遍离愁后只剩无心。
    • 第四联:对“素馨”和“黄花”的辜负,象征着对美好时光的失去与遗憾。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药炉的香气比作相思的苦,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拟人:暗示花朵的情感,使自然与人的情感产生共鸣。
    • 对仗:诗中使用对仗的手法,使得诗句更加工整,音韵和谐。
  • 主题思想

    • 整首诗表达了因病而生的孤独与对离别的深切怀念,反映了人在困境中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情感的渴望。

意象分析:

  • 药炉:象征着愁苦与病痛,暗示内心的煎熬。
  • 红屏:代表隐秘的情感,封闭的空间。
  • 灯停:象征着孤独的夜晚,时间的流逝。
  • 素馨黄花:象征着爱情的遗憾与对美好往昔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药炉香里”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寂寞 C. 愁苦

  2. “漏歇灯停”中“漏”指的是什么?
    A. 漏水 B. 漏斗 C. 漏壶

  3. 诗人的思念主要是对谁的?
    A. 朋友 B. 家乡 C. 爱人

答案

  1. C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表现相似的离别与思念主题。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与感伤。

诗词对比

  • 比较郑元昭的《采桑子 卧病》和李煜的《虞美人》。两者都表达了对离愁的深切感受,但在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李煜更显悲凉,而郑元昭则偏向内心的自省与反思。

参考资料:

  • 《清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宋词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