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昼公院(一作四明兰若赠寂禅师)》

时间: 2025-01-06 07:27:47

丛木开风径,过从白昼寒。

舍深原草合,茶疾竹薪干。

夕雨生眠兴,禅心少话端。

频来觉无事,尽日坐相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丛木开风径,过从白昼寒。
舍深原草合,茶疾竹薪干。
夕雨生眠兴,禅心少话端。
频来觉无事,尽日坐相看。

白话文翻译:

在丛林中小径开辟,穿行时白天显得寒冷。
幽深的舍宇草木茂盛,茶水煮得快竹子干得利。
傍晚的雨水让人想入眠,禅心少有言语的端绪。
频繁来访觉得无所事事,整天坐着互相观望。

注释:

字词注释:

  • 丛木:指成群的树木。
  • 风径:小路、林间小道。
  • 舍深:指住处幽深。
  • 原草:草木生长于原野。
  • 茶疾:茶水煮得快。
  • 竹薪干:竹子作为柴火干燥得好。
  • 夕雨:傍晚时分的雨。
  • 禅心:指修习禅道的心境。
  • 相看:彼此观望。

典故解析: 该诗并未直接引用具体典故,但整体意境体现了禅宗思想和隐逸生活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贺,唐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崇尚文人雅士的时代。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为特点,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 本诗可能是写于周贺访友于禅院时,诗中描绘的环境和心境,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禅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题昼公院》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禅院场景,体现了诗人对禅宗的理解与追求。诗的开头通过“丛木开风径”引入环境,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而“过从白昼寒”则反映出白天的寒冷与孤寂,似乎在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接着,通过“舍深原草合,茶疾竹薪干”描绘了禅院的生活细节,表现出一种简单而清淡的生活状态。

“夕雨生眠兴”一句,表现了诗人在傍晚时分面对雨水的惬意与安宁,进一步深化了禅意,突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最后两句“频来觉无事,尽日坐相看”,则传达出一种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似乎在表明人与人之间的默契与内心的平和。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哲理,体现出周贺对禅宗思想的理解和对静谧生活的向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丛木开风径:在树林中开辟出一条风吹过的小路,暗示出一种自然的和谐美。
  • 过从白昼寒:穿行的过程感受到白天的寒意,反映出孤独的内心感受。
  • 舍深原草合:居所深处,草木茂盛,表现出自然的生机。
  • 茶疾竹薪干:茶水急速煮沸,竹子干燥可用作柴火,展现出一种简单的生活方式。
  • 夕雨生眠兴:傍晚的雨水激发了睡意,说明自然环境对人的情绪影响。
  • 禅心少话端:禅意使得人们少说话,保持内心的宁静。
  • 频来觉无事:多次来访,却感到无所事事,反映出一种闲适的心态。
  • 尽日坐相看:整天静坐,互相观望,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默契与理解。

修辞手法:

  • 比喻与拟人:诗中通过自然景象比喻内心感受,如“夕雨生眠兴”可以看作自然与情感的结合。
  • 对仗:如“茶疾竹薪干”与“夕雨生眠兴”,形成了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体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丛木:象征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白昼寒:代表孤独与内心的寒冷。
  • 茶与竹:象征简朴的生活。
  • 夕雨:暗示安静与思索的时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丛木开风径”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A) 喧闹的城市
    B) 宁静的树林
    C) 繁华的集市
    D) 荒凉的沙漠

  2. “夕雨生眠兴”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惬意
    C) 愤怒
    D) 恐惧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爱情
    B) 禅心与宁静
    C) 战争
    D) 旅行

答案:

  1. B) 宁静的树林
  2. B) 惬意
  3. B) 禅心与宁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山中与幽人对酌》李白
  • 《清明》杜甫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首诗都描绘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美。王维在《鹿柴》中通过“空山不见人,唯闻鸟鸣声”表现出一种独处的意境,而周贺在《题昼公院》则更多地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