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山人自巴蜀由湘潭归茅山因赠》

时间: 2025-01-08 22:03:20

太乙灵方鍊紫荷,紫荷飞尽发皤皤。

猿啼巫峡晓云薄,雁宿洞庭秋月多。

导引岂如桃叶舞,步虚宁比竹枝歌。

华阳旧隐莫归去,水没芝田生绿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卢山人自巴蜀由湘潭归茅山因赠
作者:许浑 〔唐代〕

太乙灵方鍊紫荷,
紫荷飞尽发皤皤。
猿啼巫峡晓云薄,
雁宿洞庭秋月多。
导引岂如桃叶舞,
步虚宁比竹枝歌。
华阳旧隐莫归去,
水没芝田生绿莎。


白话文翻译:

太乙山的灵药方子炼制出的紫色荷花,
随着紫荷的凋零,白发开始显现。
猿猴在巫峡啼叫,清晨的云雾轻薄,
大雁栖息在洞庭湖,秋月明亮而多。
导引的功法岂能比得上桃叶的轻舞,
虚步的舞蹈又何能比得上竹枝的歌唱?
华阳的隐士,你还是不要回去了,
水淹没了芝田,长出了绿莎。


注释:

字词注释:

  • 太乙灵方:指道教的一种炼丹术。
  • 紫荷:紫色的荷花,此处象征高洁。
  • 猿啼:猿猴的叫声,常用来渲染孤独的氛围。
  • 导引:道教的一种修行方式,类似于气功。
  • 桃叶舞:比喻轻盈的舞蹈。
  • 华阳:指华阳山,古代隐士常隐居之地。

典故解析:

  • 巫峡:位于重庆,是著名的峡谷,因猿啼而动人。
  • 洞庭:指洞庭湖,历史上以美丽的月色著称。
  • 华阳隐士:古代隐士多在此地修道,象征超然物外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浑,唐代诗人,字子渊,号山人,生于湖南,任职于朝廷,性格洒脱豪放,作品多描写山水风景和人情世故。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许浑归途之时,寄托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事的感慨,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于归隐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结合道教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通过描写猿啼的孤寂、雁宿的宁静、紫荷的凋零,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探讨。诗中“导引岂如桃叶舞,步虚宁比竹枝歌”两句,既是对道家修行的反思,也是对世俗生活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最后的“华阳旧隐莫归去,水没芝田生绿莎”则强调了归隐的难处与现实的无奈,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太乙灵方鍊紫荷:提到炼丹术,暗示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
  2. 紫荷飞尽发皤皤:荷花凋落,象征青春的流逝和白发的来临。
  3. 猿啼巫峡晓云薄:描绘孤独的环境,增添了诗的愁绪。
  4. 雁宿洞庭秋月多:描写秋天的美景,令人感受到宁静。
  5. 导引岂如桃叶舞:反思修行的意义,表达对自由的向往。
  6. 步虚宁比竹枝歌:对比轻松的舞蹈与修行的艰辛。
  7. 华阳旧隐莫归去:劝告隐士不要回归,暗含对现实的无奈。
  8. 水没芝田生绿莎:描绘被水淹没的田地,象征理想的破灭。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导引岂如桃叶舞”,用桃叶舞比喻轻松自在的生活。
  • 对仗:整首诗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和道教哲理,探讨了人生的意义、隐逸生活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紫荷:象征高洁与美好,然而也代表着脆弱和短暂。
  • 猿啼:象征孤独与哀愁。
  • 洞庭秋月:象征宁静与思考,秋天的月光带来深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许浑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导引”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舞蹈
    • B. 一种修行方式
    • C. 一种饮食
    • D. 一种音乐
  3. 诗中“华阳旧隐莫归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向往归隐
    • B. 对隐士生活的劝诫
    • C. 对现世的无奈
    • D.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1. C. 许浑
  2. B. 一种修行方式
  3. C. 对现世的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早发白帝城》: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更侧重于旅途的感受。
  • 《静夜思》:表现思乡之情,与本诗的孤独感相似,但主题更为直接。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许浑的作品更倾向于哲理思考,而李白的作品则更多体现出豪放与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