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仿佛欲当三五夕,万蝉清杂乱泉纹。钓鱼船上一尊酒,月出渡头零落云。
白话文翻译:
似乎又到了农历十五的晚上,万千蝉鸣伴随着杂乱的泉水声。钓鱼船上摆着一壶美酒,月光洒在渡口,朦胧的云彩散落在空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仿佛:好像,似乎。
- 三五夕:指农历十五的夜晚,通常是月圆之夜。
- 万蝉:指大量的蝉鸣声。
- 清杂乱:清晰而又杂乱,形容泉水声。
- 钓鱼船:指在湖上钓鱼的小船。
- 一尊酒:一壶酒,古代酒器的称呼。
- 月出:月亮升起。
- 渡头:渡口,渡船停靠的地方。
- 零落云:零星散落的云彩。
典故解析:
- 三五:指农历中的特定时间,象征团圆、美好时光。
- 月出:古诗中常用意象,象征宁静、美好和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浑,字子渊,唐代诗人,出生于河南,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见长,具有独特的个性和风格,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生活经历有关,表达了他在月明之夜,欣赏自然景色时的心情。唐代是诗歌繁荣的时期,许浑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湖上夜色的迷人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湖上夜景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场景。首句“仿佛欲当三五夕”,通过“仿佛”一词引入诗意,营造出一种似梦似幻的氛围。接着“万蝉清杂乱泉纹”,展现了自然环境的生动与喧嚣,蝉声与泉水声交织,形成了一种和谐的自然交响曲。第三句“钓鱼船上一尊酒”,将目光引向具体的渔船,酒壶的存在为静谧的夜晚增添了人情味,暗示着诗人可能的孤独与思考。最后一句“月出渡头零落云”,月光的升起,为整个场景增添了神秘感,云彩的零落则使得画面更为淡雅,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美丽的意境。整首诗在描写景物的同时,流露出诗人对宁静夜晚的向往与沉醉,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仿佛欲当三五夕:引入诗的主题,暗示即将到来的美好夜晚。
- 万蝉清杂乱泉纹:展现自然声响的丰富与多样,描绘生动的夏夜情景。
- 钓鱼船上一尊酒:将目光转向生活的元素,传达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宁静。
- 月出渡头零落云:月光洒在渡口,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月出渡头”比喻宁静的生活。
- 对仗:如“万蝉清杂乱泉纹”中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描绘自然之美,表现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蝉鸣:象征夏天的生机与活力。
- 泉水:象征清澈与纯净。
- 钓鱼船:象征闲适与宁静的生活。
- 月光:象征美好与希望。
- 云彩:象征变化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三五夕”指的是哪个节日的晚上?
- A. 元宵节
- B. 中秋节
- C. 农历十五
- D. 端午节
-
诗中“钓鱼船”象征什么?
- A. 工作
- B. 闲适生活
- C. 旅行
- D. 战斗
-
诗人通过哪个意象表达了夜晚的宁静?
- A. 蝉鸣
- B. 月光
- C. 渡头
- D. 云彩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许浑的《湖上》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之美,但许浑更侧重于夜晚的宁静,而王维则强调了秋天的孤寂与思考。两者在意境上各有千秋,展现出不同的自然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