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寿安次永寿渡》

时间: 2025-01-19 21:58:47

东西车马尘,巩洛与咸秦。

山月夜行客,水烟朝渡人。

树凉风皓皓,滩浅石磷磷。

会待功名就,扁舟寄此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早发寿安次永寿渡
作者:许浑

东西车马尘,
巩洛与咸秦。
山月夜行客,
水烟朝渡人。
树凉风皓皓,
滩浅石磷磷。
会待功名就,
扁舟寄此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旅人沿途所见所感。东西方的车马扬起尘土,连绵的巩洛与咸秦两地相接。夜晚的山中明月照着行路的客人,清晨的水面弥漫着烟雾,渡口的人们正在渡水而过。树木在凉风中摇曳,水滩浅浅,石头闪烁着磷光。诗人希望在将来能有功名成就,愿意把自己寄托在小舟上,随波逐流。

注释:

  • 东西车马尘:指东西两方的车马行驶,扬起的尘土。表现了旅途的繁忙。
  • 巩洛与咸秦:巩洛和咸秦指的是古代的两地,暗示诗人所处位置的背景。
  • 山月:山中的明月,代表夜晚的宁静。
  • 水烟:水面上升起的烟雾,描绘清晨的朦胧。
  • 树凉风皓皓:树木在凉风中摇曳,形容清晨的清新。
  • 滩浅石磷磷:河滩水浅,石头上有闪光的磷光,描绘自然的美。
  • 会待功名就:希望未来能获得功名利禄。
  • 扁舟寄此身:愿意把自己寄托在小舟上,象征随遇而安。

典故解析:

  • 巩洛与咸秦:巩洛是古代地名,咸秦则指秦国,二者的结合引出历史背景,传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
  • 功名:古代士人都渴望通过功名来实现自我价值,这里表达了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浑,唐代诗人,字子音,号澄江,生于盛唐时期,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场景与人情冷暖。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旅途中,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表现了他在追求功名的同时,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追求。开头两句以“东西车马尘”引入,立刻呈现出繁忙的旅途气氛,紧接着“山月夜行客”,则转为诗人个人的感受,形成强烈的对比,表现出夜晚的静谧与白天的喧嚣。水烟和树凉的描写,渲染出一个生动的清晨图景,使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

后半部分,诗人以“会待功名就”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透出一丝淡淡的无奈与宿命感。最后一句“扁舟寄此身”则是对人生的哲理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宁愿寄情于自然,随波逐流。整首诗构建了一个既充满生机又具有哲理的境界,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东西车马尘:描绘旅途的热闹与繁忙,暗示人与自然的关系。
  • 巩洛与咸秦:表明旅行的路线,历史与地理的交融。
  • 山月夜行客:夜晚的明月照亮了行走的人,象征着追求理想的旅人。
  • 水烟朝渡人:清晨的水上烟雾,给人一种朦胧而诗意的感觉。
  • 树凉风皓皓:凉爽的树影与清风,展现了自然的友好与温柔。
  • 滩浅石磷磷:水滩的浅显与石头的闪光,富有生机与活力。
  • 会待功名就:表达诗人对未来的期盼与不安。
  • 扁舟寄此身:表明诗人对个人命运的看法,愿意随遇而安。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扁舟”象征人生的漂泊。
  • 对仗:如“山月夜行客,水烟朝渡人”,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树木与风的描写使自然充满生命。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待,体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既有对自然的热爱,又有对人生的哲理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车马尘:喧嚣与繁忙的象征。
  • 山月:宁静与思索的象征。
  • 水烟:朦胧与诗意的象征。
  • 树凉:自然的温柔与舒适。
  • 扁舟:人生的漂泊与随遇而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巩洛与咸秦”指的是哪两个地方?

    • A. 古代地名
    • B. 两个现代城市
    • C. 诗人的故乡
    • D. 两个山脉
  2. 诗人希望通过什么来寄托自己的身心?

    • A. 车马
    • B. 扁舟
    • C. 大海
    • D. 山川

答案:

  1. A. 古代地名
  2. B. 扁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李白的同类主题诗,描绘了清晨的美丽与旅途的感受。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诗作,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许浑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都描写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但许浑更侧重于旅途的宁静与哲理思考,而王之涣则强调壮丽的景色与豪情壮志。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鉴赏与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