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李明府后亭泛舟(一作皇甫冉诗)》
时间: 2025-01-01 16:18:5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三月李明府后亭泛舟(一作皇甫冉诗)
江南风景复如何,闻道新亭更欲过。
处处纫兰春浦渌,萋萋籍草远山多。
壶觞须就陶彭泽,时俗犹传晋永和。
更待持桡徐转去,微风落日水增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问江南的风景如何,听说新亭子更想去看看。四周春水荡漾,岸边兰花盛开,远山环绕,草木繁茂。诗人想要像陶渊明那样举杯畅饮,尽情享受生活,时光依然传颂着晋代的优雅。最后,诗人准备划船缓缓离去,微风轻拂,落日余晖下水面泛起波纹。
注释
- 纫兰:编织兰花,形容春天百花盛开的景象。
- 春浦渌:春天的水波荡漾,清澈见底。
- 壶觞:酒壶和酒杯,指饮酒。
- 陶彭泽:指陶渊明,著名的隐士和诗人,以田园诗著称。
- 晋永和:指晋代的永和年间,因其文人雅士众多,风雅之事盛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长卿,字梦得,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09年,卒于公元785年。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描绘人们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季,诗人可能在李明府的后亭泛舟,感受到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饮酒作乐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刘长卿的《三月李明府后亭泛舟》以其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著称。首句“江南风景复如何”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期待的情境,诗人对江南风光的好奇和向往跃然纸上。随后的描写则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勃勃:芳草萋萋,水波荡漾,远山如黛,构成一幅美丽的江南春景图。
诗中提到的“壶觞须就陶彭泽”,不仅传递了诗人对美酒的渴望,也透露出对陶渊明那种隐逸生活的向往。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刘长卿在此借景抒情,表现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最后一句“微风落日水增波”则将整个场景推向高潮,微风送来阵阵涟漪,落日的余晖洒在水面上,增添了几分动感,似乎在强调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这种自然的流动与变化,恰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惬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南风景复如何:诗人以疑问的方式开篇,引出对江南美景的期待。
- 闻道新亭更欲过:听说有新的亭子,非常想去看看,表明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处处纫兰春浦渌:描绘春天的水清澈,岸边兰花盛开,展示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
- 萋萋籍草远山多:草木繁茂,远处山峦起伏,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
- 壶觞须就陶彭泽:诗人借酒表达对陶渊明的向往,传达一种洒脱和享乐的态度。
- 时俗犹传晋永和:提到晋代的文化,反映出诗人对历史文人生活的向往与传承。
- 更待持桡徐转去:准备划船离开,表现出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
- 微风落日水增波:微风与落日交织,水面波光粼粼,形成了宁静而美丽的结尾。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水比作清澈的渌,形象生动。
- 对仗:全诗中各句之间的对称结构使其读来朗朗上口,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 意象:通过自然景象传达情感,使诗歌更具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江南春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人通过对饮酒作乐的向往,展现了对悠闲生活的憧憬,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南:象征着美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气息。
- 兰花:象征着高洁和优雅,表达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酒:象征着享受生活和追求精神的自由,体现出诗人的洒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陶彭泽”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李白
B. 陶渊明
C. 王维
D. 杜甫 -
“微风落日水增波”中的“增波”指的是什么现象?
A. 水面波光粼粼
B. 水波涌动
C. 水面平静
D. 水位上升 -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哪种生活的向往?
A. 仕途
B. 隐逸
C. 战争
D. 商业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但更强调孤独与宁静的感受,体现出山水诗的另一种风格。
- 《春晓》:以清晨的生机为主题,展现出春天的美好与希望,与刘长卿的诗形成呼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