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馀干古县城》
时间: 2025-01-01 16:23: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孤城上与白云齐,
万古荒凉楚水西。
官舍已空秋草绿,
女墙犹在夜乌啼。
平江渺渺来人远,
落日亭亭向客低。
沙鸟不知陵谷变,
朝飞暮去弋阳溪。
白话文翻译
在这孤独的古城上,白云与我齐平,
那万古以来的荒凉,向西流去的是楚水。
官舍已然空寂,秋草在这里泛绿,
女墙依旧存在,夜里传来乌鸦的啼叫。
平江河水渺渺,远方的人很少见,
落日高悬,似乎向旅人低头致意。
沙鸟不知天地的变化,
朝飞暮去在弋阳溪边。
注释
字词注释:
- 孤城:指孤立的古城。
- 白云齐:与白云齐平,形容孤城的高远。
- 楚水:指流经楚地的河流,象征历史的悠久。
- 官舍:原为官员居住的房屋。
- 女墙:古代城墙上用以防御的墙体。
- 平江:指平静的江水,象征遥远的风景。
- 亭亭:形容高高的样子。
- 沙鸟:指在沙地上飞翔的小鸟。
- 弋阳溪:指弋阳地区的溪水。
典故解析:
- “楚水” 是指长江流域,常用来代表江南的水乡风情。
- “乌啼” 常常用来象征凄凉、孤独的情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长卿,字君平,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公元709年,卒于公元780年。其作品多描绘山水风光、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其游历古城时,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反映出诗人对自然和人事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登馀干古县城》是一首描绘古城风貌及其历史沧桑的诗作。开篇“孤城上与白云齐”,便将读者带入一种高远的境界,孤城的寂静与白云的飘逸形成鲜明的对比,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孤独与沉寂。接下来的“万古荒凉楚水西”则进一步加强了这种时空的对比,楚水流向西方,带走了多少岁月的悲欢离合,令人感叹。
“官舍已空秋草绿”,诗人用“秋草绿”来描绘官舍的荒废,暗示着人事已非,只有秋草在风中摇曳,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伤感。而“女墙犹在夜乌啼”,则通过乌鸦的啼叫,进一步渲染了古城的幽静与凄凉,令人不禁思索历史的变迁。
“平江渺渺来人远”,展现出一幅远方的景象,江水如烟,似乎在告诉我们,昔日的繁华已不复存在,只剩下那隐约的身影。“落日亭亭向客低”,落日的余晖仿佛在向过客倾诉,传达出一种无言的情感。最后的“沙鸟不知陵谷变”,以小鸟的无知,反衬历史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深刻感慨。
整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古城的孤寂与荒凉,展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情感深邃而细腻,是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孤城上与白云齐:孤独的城池与白云平齐,表现出古城的寂静和高远。
- 万古荒凉楚水西:历史悠久的荒凉景象,楚水向西流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官舍已空秋草绿:官舍已经荒废,秋草却依旧生长,反映出人事已非。
- 女墙犹在夜乌啼:女墙依旧存在,夜晚传来乌鸦的啼叫,渲染出凄凉的氛围。
- 平江渺渺来人远:平江水波荡漾,远方的人显得渺小。
- 落日亭亭向客低:落日高悬,似乎在向过客低头,传达一种温柔的情感。
- 沙鸟不知陵谷变:沙鸟在飞翔,不知天地的变化,象征着对历史的无知。
- 朝飞暮去弋阳溪:小鸟在朝夕之间飞往弋阳溪,反映出自然的循环与生命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孤城”与“白云”形成对比,突显孤独。
- 拟人:落日似乎向客人低头,赋予了自然以情感。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古城的荒凉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与人事变迁的深刻思考,情感丰富而细腻,反映了对生命和时间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城:象征孤独和历史的沉重。
- 白云:象征自由与飘逸,与孤城形成对比。
- 楚水:代表历史的长河,流逝的时间。
- 秋草:象征生生不息,反映出生命的韧性。
- 乌啼:渲染凄凉的氛围。
- 平江:象征宁静与遥远。
- 落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的开头“孤城上与白云齐”中的“孤城”指的是什么?
- A. 一座繁华的城市
- B. 一座荒废的古城
- C. 一座高山
- D. 一片森林
-
“万古荒凉楚水西”中提到的“楚水”象征着什么?
- A. 繁华的市井
- B. 悠久的历史
- C. 宁静的乡村
- D. 现代的城市
-
诗中提到的“沙鸟”象征着什么?
- A. 对历史的无知
- B. 自然的美丽
- C. 人类的智慧
- D. 生命的希望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同样呈现自然与人事的哲思。
- 李白《庐山谣》:描绘壮丽山水,抒发豪情。
诗词对比:
- 对比刘长卿的《登馀干古县城》和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事的思考,但刘长卿的作品更侧重于历史的沧桑与孤寂,而王维的则充满亲情与思念。两者的情感基调虽有不同,但都在自然中找寻内心的寄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鉴赏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