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元晦咏画壁》

时间: 2025-01-08 02:57:50

松杉夹路自清阴,溪水有源谁复寻。

忽见画图开四壁,悠然端亦慰予心。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元晦咏画壁 松杉夹路自清阴,溪水有源谁复寻。 忽见画图开四壁,悠然端亦慰予心。

白话文翻译:

松树和杉树排列在道路两旁,自然形成清凉的树荫,溪水有源头,但谁还会去寻找呢? 忽然看到四周墙壁上展开的画图,心情顿时变得宁静,感到慰藉。

注释:

字词注释:

  • 松杉:松树和杉树,常绿乔木,这里指道路两旁的树木。
  • 清阴:清凉的树荫。
  • 溪水有源:溪水有其发源地。
  • 画图:指墙壁上的画作。
  • 四壁:指房间的四面墙壁。
  • 悠然:形容心情宁静、自在。
  • 慰予心:使我的心感到安慰。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涉及具体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歌多表现理学思想,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是张栻与友人元晦(朱熹)的唱和之作,元晦咏画壁,张栻以此诗回应。诗中描绘了自然景致与画作带来的心灵慰藉,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与艺术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松杉夹道、溪水有源的自然景象,以及画图展开的室内环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和艺术作品的欣赏之情。诗中“忽见画图开四壁”一句,突出了画作带来的惊喜和心灵的慰藉,体现了作者在繁忙生活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愿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与艺术的赞美,传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松杉夹路自清阴:松树和杉树排列在道路两旁,自然形成清凉的树荫。这里描绘了自然景致,给人以清凉舒适之感。
  2. 溪水有源谁复寻:溪水有其发源地,但谁还会去寻找呢?这里暗示了人们对自然源头的忽视,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珍视。
  3. 忽见画图开四壁:忽然看到四周墙壁上展开的画图。这一句突出了画作带来的惊喜,也引出了下文的心灵慰藉。
  4. 悠然端亦慰予心:心情顿时变得宁静,感到慰藉。这里表达了作者在欣赏画作时的心境变化,体现了艺术对心灵的抚慰作用。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松杉夹路”与“溪水有源”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比喻:“画图开四壁”比喻画作的展开,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致和艺术作品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艺术的欣赏,以及在繁忙生活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愿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杉:代表自然之美,给人以清凉舒适之感。
  • 溪水:象征自然之源,引发对自然之美的思考。
  • 画图:代表艺术之美,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松杉夹路自清阴”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松树和杉树排列在道路两旁,自然形成清凉的树荫。 B. 溪水有其发源地。 C. 画作展开在墙壁上。 答案:A

  2. 诗中“忽见画图开四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之美的珍视。 B. 对艺术作品的惊喜和心灵的慰藉。 C. 对自然源头的忽视。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的《观书有感》: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感悟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诗词对比:

  • 张栻的《和元晦咏画壁》与朱熹的《观书有感》:两首诗都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与艺术的欣赏,但前者更侧重于画作带来的心灵慰藉,后者则侧重于读书的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栻的诗歌,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朱熹诗集》:收录了朱熹的诗歌,有助于对比两位诗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