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秋思,次母忆旧之作,时父在都门 之二》
时间: 2025-01-08 00:28: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芭蕉细雨潇潇,雨声断续砧声逗。凭栏极目,平林如画,云低晚岫。初起金风,乍零玉露,薄寒轻透。想江头木叶,纷纷落尽,只馀得青山瘦。且问泬寥秋气,当年宋玉应知否。半帘香雾,一庭烟月,几声残漏。四壁吟蛩,数行征雁,漫消杯酒。待东篱绽满黄花,摘取暗香盈袖。
白话文翻译
细雨如丝,轻轻洒落在芭蕉上,雨声断断续续,仿佛在和砧声交错。站在栏杆旁,远望平林如画,云层低垂覆盖着晚山。初秋的金风乍起,细雨似乎也开始飘落,薄薄的寒意轻轻渗透。想起江边的落叶,纷纷飘落,只剩下青山显得瘦弱。我不禁想问,如今这寥落的秋气,当年宋玉是否也感受到?半帘香雾中,一庭的烟月,几声滴漏的水声。不远处,四壁传来虫鸣,天上几行大雁飞过,杯中的酒不知不觉消散。待到东篱的黄花盛开时,我想摘下那暗香盈袖的花朵。
注释
- 芭蕉:一种植物,常生于湿润地区,象征着秋天的雨。
- 细雨潇潇:形容细小的雨水不断落下,营造出一种忧伤的氛围。
- 金风:指秋天的风,因其带有凉意而称之为“金风”。
- 宋玉:古代著名的文学家,以其才情和对秋思的描写而闻名。
- 东篱:指陶渊明笔下的东篱菊花,象征着恬淡的生活和理想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叶小鸾,明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文字著称。她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悟,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秋季,正值思乡之时,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对故乡和往昔的思念之情。诗中融入了个人的情感和历史典故,增添了作品的深度。
诗歌鉴赏
叶小鸾的《水龙吟 秋思》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和艺术美感的诗作。全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思乡之情。诗的开头,细雨和芭蕉的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凄凉的氛围,暗示着内心的孤独与秋天的萧瑟。
随着诗句的展开,作者通过“凭栏极目”的意象,引领读者进入一个幽静的秋日画卷。平林、云层、晚岫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也让人感受到作者心中那份惆怅与思念。接着,诗人提到“金风”和“玉露”,这些秋天的象征,加深了对季节更替的感慨,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美好。
最后,诗中通过“待东篱绽满黄花”的期待,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合了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敏感触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芭蕉细雨潇潇:细雨轻洒在芭蕉上,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
- 雨声断续砧声逗:雨声和砧声交替,传递出一种乡村生活的气息。
- 凭栏极目,平林如画,云低晚岫:透过栏杆远望,平林如画,美景尽收眼底。
- 初起金风,乍零玉露,薄寒轻透:秋风初起,细雨飘落,带来一丝寒意。
- 想江头木叶,纷纷落尽,只馀得青山瘦:思念江边的木叶纷纷飘落,唯有青山显得单薄。
- 且问泬寥秋气,当年宋玉应知否:询问如今的秋气,是否让当年的宋玉也感同身受。
- 半帘香雾,一庭烟月,几声残漏:半帘香雾中,一庭烟月,水滴声轻轻回响。
- 四壁吟蛩,数行征雁,漫消杯酒:虫鸣声在四壁回响,飞过的雁群让酒杯也渐渐空了。
- 待东篱绽满黄花,摘取暗香盈袖:期待东篱的黄花盛开,想要采摘那暗香盈袖的花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雨声断续砧声逗”,通过声音的比喻,营造出生活的画面感。
- 拟人:如“云低晚岫”,给云和山赋予了人的情感,提高了诗的情感共鸣。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如“半帘香雾,一庭烟月”,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秋天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过往的怀念,同时也传达了对未来美好的向往,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芭蕉:象征秋天的凉意和寂寞。
- 雨声:象征思念与忧愁。
- 金风:象征着秋天的到来。
- 东篱菊花:象征着理想的追求和生活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金风”象征什么?
A. 春天
B. 秋天
C. 夏天
D. 冬天 -
诗中“半帘香雾”指的是什么?
A. 雾霭
B. 窗帘
C. 细雨
D. 香气 -
诗中提到的“宋玉”是指哪类人物?
A. 军人
B. 文学家
C. 商人
D. 政治家
答案:
- B
- D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 - 杜甫
- 《秋夕》 - 杜牧
- 《天净沙·秋思》 - 马致远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叶小鸾的《水龙吟 秋思》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层次感,而李白则以直白的表达和强烈的思乡情绪而著称。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但都深深刻画了秋天的孤寂和思念。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鉴赏》 - 该书详细分析了明代诗人的风格和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提供古代诗词的背景和脉络。
- 《诗词入门》 - 适合对诗词进行初步学习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