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左欣初见,倾输便豁然。挽留尝一粥,契阔已三年。老去无新得,书来每自鞭。幽明虽永绝,凛若在吾前。
白话文翻译:
初次在江左相见,心意相通便感到豁然开朗。曾挽留他共进一餐粥,如今已分别三年。年老无新知,书信来时总是自我激励。阴阳两隔虽永别,但他的形象仿佛仍在眼前。
注释:
- 江左: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即今江苏省一带。
- 倾输:倾心相交。
- 豁然:形容心情开朗。
- 挽留尝一粥:指诗人曾挽留吕居仁共进一餐粥。
- 契阔:指久别的情谊。
- 老去无新得:指年老后没有新的收获或认识。
- 书来每自鞭:指收到吕居仁的书信时,总是自我激励。
- 幽明:指阴间和阳间。
- 凛若在吾前:形容吕居仁的形象仿佛仍在眼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子翚(huī),字彦冲,自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宋代理学家,著有《屏山集》。他的诗歌多表现理学思想,风格清新自然,注重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子翚为悼念友人吕居仁而作。吕居仁是刘子翚的好友,两人曾有深厚的交情。吕居仁去世后,刘子翚深感悲痛,因此写下这首挽词,表达对友人的怀念和哀思。
诗歌鉴赏:
这首挽词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和无尽哀思。诗中,“江左欣初见”回忆了两人初次相见的情景,“倾输便豁然”形容两人心意相通,一见如故。“挽留尝一粥,契阔已三年”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挽留和分别后的思念。“老去无新得,书来每自鞭”反映了诗人年老后的孤独和收到友人书信时的自我激励。最后两句“幽明虽永绝,凛若在吾前”则强调了友人虽已离世,但形象仿佛仍在眼前,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无尽哀思。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友人生前点滴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无尽哀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左欣初见,倾输便豁然。
- 诗人回忆与吕居仁初次相见的情景,心意相通,感到豁然开朗。
- 挽留尝一粥,契阔已三年。
- 诗人曾挽留吕居仁共进一餐粥,如今已分别三年,表达了久别的情谊。
- 老去无新得,书来每自鞭。
- 诗人年老后没有新的收获,收到吕居仁的书信时总是自我激励。
- 幽明虽永绝,凛若在吾前。
- 阴阳两隔虽永别,但吕居仁的形象仿佛仍在眼前,表达了深切的怀念。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江左欣初见”与“幽明虽永绝”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
- 拟人:“书来每自鞭”将书信拟人化,表达了诗人收到友人书信时的自我激励。
- 对仗:“江左欣初见,倾输便豁然”中的“欣”与“豁然”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怀念逝去的好友。通过对友人生前点滴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无尽哀思。诗中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和友情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左:象征着两人初次相见的地点,具有回忆和怀旧的意味。
- 一粥:象征着两人简朴而深厚的友情。
- 书来:象征着友人的关怀和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 幽明:象征着生死的界限,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江左欣初见”指的是什么? A. 诗人初次见到江左的美景 B. 诗人初次见到吕居仁 C. 诗人初次到江左旅行 D. 诗人初次在江左写诗
-
“挽留尝一粥”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吕居仁的挽留 B. 诗人对吕居仁的思念 C. 诗人对吕居仁的感激 D. 诗人对吕居仁的责备
-
“老去无新得,书来每自鞭”反映了什么? A. 诗人年老后的孤独 B. 诗人对吕居仁的依赖 C. 诗人对吕居仁的责备 D. 诗人对吕居仁的感激
-
“幽明虽永绝,凛若在吾前”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吕居仁的恐惧 B. 诗人对吕居仁的怀念 C. 诗人对吕居仁的责备 D. 诗人对吕居仁的感激
答案:1. B 2. A 3. A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词也是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情感深沉,与刘子翚的挽词有相似之处。
- 杜甫《梦李白二首》:这两首诗表达了对李白的深切怀念,与刘子翚的挽词在情感表达上有共通之处。
诗词对比:
- 刘子翚的《吕居仁挽词三首》与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在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上有相似之处,但刘子翚的挽词更加简练,情感更加内敛。
- 与杜甫的《梦李白二首》相比,刘子翚的挽词在情感表达上更加细腻,通过对友人生前点滴的回忆,表达了深切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钱钟书著,收录了刘子翚的部分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诗鉴赏辞典》:收录了刘子翚的诗作赏析,有助于理解其诗歌的艺术特点。
- 《刘子翚集》:收录了刘子翚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其诗歌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