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偈》
时间: 2025-01-19 19:02:02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喜雨偈
作者: 释了思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熇熇炎威遍野飘,
流金烁石土山焦。
精诚不作轩雷转,
孰与人间济杭苗。
救旱无方种种求,
老龙谁识隐岩湫。
茅山居士兴慈愿,
一叱风云四百州。
衲子相逢竞喜忻,
应期甘雨一番新。
了知润物无穷意,
祗在维摩此念真。
白话文翻译:
炎热的气息弥漫在大地上,
金光闪闪的土地和干枯的山丘焦灼无比。
真诚的祈求并不能引动雷电的变化,
与其这样,何不去帮助人间的禾苗?
救济干旱的方法多种多样,
老龙哪能了解那些隐秘的岩石和小溪?
茅山的居士心怀慈悲愿望,
一声呼喊便能呼风唤雨,惠泽四百州。
和尚们相遇时都满脸欢喜,
期待着甘霖带来一番新气象。
明白润泽万物的深远意图,
只在于维摩的这份真实信念。
注释:
- 熇熇:形容火热的样子。
- 炎威:炎热的气势。
- 流金烁石:形容土地干旱,金色的光辉似乎在流动,石头也闪烁。
- 精诚:真诚的祈求。
- 轩雷:指天上的雷电。
- 济杭苗:济助禾苗的生长,指对农业的帮助。
- 茅山:茅山是道教名山,居士是指修道之人。
- 衲子:指僧人。
- 维摩:指维摩诘,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人物,象征智慧与慈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了思,宋代高僧,以其深厚的佛学造诣和诗歌才能闻名。其诗风常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及对自然的敬畏。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干旱季节,表达了对甘雨的渴望和佛教慈悲思想。诗中通过对比炎热和甘雨,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希望。
诗歌鉴赏:
《喜雨偈》通过对干旱时节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威力和人们对甘霖的渴望。诗人在开篇以“熇熇炎威”描绘了炎热的气候,紧接着用“流金烁石”形象化了大地的干枯,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冲击。接下来的“精诚不作轩雷转”,则使人意识到无论人们如何真诚地祈求,似乎也无法改变自然的法则,而更应该关注对禾苗的实际帮助。
诗中提到“救旱无方种种求”,反映了人们在干旱时节的无奈与挣扎。接着提到“老龙”,暗示了古老的自然力量与人类的渺小,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理解。同时,“茅山居士兴慈愿”的描绘,体现了佛教中慈悲的理念,居士的呼喊能够唤起自然的反应,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最后几句“了知润物无穷意,祗在维摩此念真”,则是对诗意的总结,强调了内心真实的信念与智慧。整首诗通过对比、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人类生活的关注,体现了一种哲理与情感的结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熇熇炎威遍野飘:描绘了夏日的炎热,气息弥漫。
- 流金烁石土山焦:形象地表现出土地与山丘的干枯。
- 精诚不作轩雷转:即使真诚的祈求也不能引起自然的变化。
- 孰与人间济杭苗:与其祈求雷电,不如帮助禾苗生长。
- 救旱无方种种求:面对干旱,人们求助于各种方法。
- 老龙谁识隐岩湫:老龙指自然力量,谁能洞悉其奥秘。
- 茅山居士兴慈愿:茅山的居士怀有慈悲的愿望。
- 一叱风云四百州:一声呼喊就能使风雨降临,惠泽众州。
- 衲子相逢竞喜忻:和尚们相聚时都表现出欢喜之情。
- 应期甘雨一番新:期待甘雨带来新的气象。
- 了知润物无穷意:明白滋润万物的深远意义。
- 祗在维摩此念真:只在于维摩的真实信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干旱比作焦灼的状态,增强气氛。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老龙的隐秘性。
- 对仗:如“煦煦炎威”与“流金烁石”,增强诗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现象的理解与人类的渺小,强调了慈悲与信念在面对自然时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炎威:代表着无情的自然力量。
- 甘雨:象征着希望与生命的滋润。
- 茅山居士: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佛教的慈悲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老龙”指的是什么?
- A. 传说中的龙
- B. 自然力量
- C. 佛教神灵
-
填空题:诗中提到“茅山居士兴____愿”,填入合适词语。
-
判断题:诗中强调无论多么真诚的祈求都能改变自然的法则。 (对/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歌选集》
- 《中国古代诗词解读》
- 《佛教诗歌与文化》
答案:
- B
- 慈
- 错
以上内容为《喜雨偈》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