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归燕
作者:杜牧
画堂歌舞喧喧地,
社去社来人不看。
长是江楼使君伴,
黄昏犹待倚阑干。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热闹的画堂中,歌声和舞姿纷繁喧闹,人们却对来往的社日活动视而不见。长久以来,江楼的使君陪伴在侧,黄昏时分依然在栏杆边依靠着等待。
注释
字词注释:
- 画堂:装饰华丽的房屋,常用于歌舞娱乐的场所。
- 喧喧:形容声音很大,热闹的样子。
- 社:指社日,民间的节日活动。
- 使君:古代对官员的称呼,这里指陪伴的友人。
- 倚阑干:依靠在栏杆上,表现出一种悠闲和等待的姿态。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社”,是古代的民间祭祀活动,通常有表演和庆祝,描绘出一幅繁华热闹的场景。而“江楼”则可理解为一个美丽的环境,体现出诗人对友人陪伴的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樽前,晚唐著名诗人,擅长五言绝句,以清新俊逸、情感细腻著称。他生于盛世,经历了唐朝的衰落,诗歌作品中常表现出对历史的感慨与个人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
《归燕》创作于杜牧晚年,反映了他在繁华背后对孤独和友谊的思考。诗写于社日活动之际,诗人在热闹的场面中却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孤寂,表达了对友人陪伴的珍惜。
诗歌鉴赏
《归燕》是杜牧的优秀作品,展现了他细腻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诗的前两句描绘了热闹的场景,画堂中歌舞升平,然而“人不看”则隐含了对这份热闹的冷漠和疏离感。诗人通过对比,突显出热闹与内心孤独的矛盾。
第三句“长是江楼使君伴”则转向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陪伴者的依赖和珍视。在繁华的表象下,诗人渴望真诚的友谊和情感的交流。最后一句“黄昏犹待倚阑干”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黄昏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诗人倚靠在栏杆上,表现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沉思和对友谊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杜牧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友谊的珍视。在热闹与孤独之间,他思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画堂歌舞喧喧地:描绘了一幅热闹的场景,歌舞声响彻整个画堂。
- 社去社来人不看:人们沉浸在热闹中,忽视了周围的社日活动,暗示对繁华的冷漠。
- 长是江楼使君伴:表达了对友人的珍视,江楼成了孤独者的依靠。
- 黄昏犹待倚阑干:黄昏时分,诗人静静等待,体现出对时间和生命的思考。
修辞手法:
- 对比:热闹的场景与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增强情感的深度。
- 拟人:将“社”的活动赋予人性,表现出人们对外界的忽视。
- 意象:黄昏、栏杆等意象渗透着时间的流逝与思念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热闹场景的描绘与内心孤独的反思,探讨了人际关系的真实与伪装,表现出对友谊的渴望和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画堂:象征着繁华与美丽,但也暗含虚幻。
- 黄昏: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阑干:作为倚靠的物象,体现出一种孤独与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社”指的是:
A. 社日活动
B. 社区
C. 社交
D. 社会 -
诗人在黄昏时等待的是什么?
A. 日落
B. 友人
C. 舞蹈
D. 热闹 -
诗中“画堂”主要表现的是:
A. 寂静
B. 热闹
C. 伤感
D. 清幽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探讨了孤独与友谊的主题。
- 白居易的《琵琶行》:表达了对音乐与人情的感悟。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在黄昏时分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但更强调家国情怀。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在送别场合中表达对友人的珍惜,情感更为直接。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杜牧诗集》
- 《唐代诗人研究》
以上是对《归燕》这首诗的全方位解析,希望对你理解和感受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