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尚书寄郴笔知是小生本样令更商榷使尽其功辄献长句》
时间: 2024-09-19 21:17:1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截玉铦锥作妙形,贮云含雾到南溟。
尚书旧用裁天诏,内史新将写道经。
曲艺岂能裨损益,微辞只欲播芳馨。
桂阳卿月光辉遍,毫末应传顾兔灵。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用玉制的铦锥雕刻出精美的形状,犹如储存云雾一般,带着神秘的色彩,直达南海深处。古代的尚书喜欢用这种精致的工具来裁定天子的诏令,而新的内史则将它运用到书写经典之中。曲艺的存在,难道会对文采的提升有损有益?我只是想借微小的词句来传播芳香的气息。桂阳的月光洒满大地,细微的笔触也应能传递出灵兔的神韵。
注释
- 铦锥:一种用玉制成的工具,形状如锥,古代常用于书法或绘画。
- 南溟:指南海,象征遥远而神秘的地方。
- 尚书:古代官名,负责处理国家文书和政务。
- 内史:古代官职,掌管内政。
- 曲艺:指各种文艺表演,包含音乐、戏曲等。
- 桂阳:地名,常与月亮美景联系在一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号宗元,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与政治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以清新脱俗、内容深刻著称。柳宗元在政治上曾任职于地方,因直言抗疏而遭贬谪,后期他的作品多反映出对自然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柳宗元贬谪期间,诗人对曲艺的思考反映了他对文艺创作的重视和对传统文化的追求。诗中描绘的意象和情感与柳宗元的个人经历和文学理想相结合,展现了他对当时社会的思索。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工具与艺术的关系,表现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对创新的追求。开篇以“截玉铦锥作妙形”引入,生动形象地展现出工艺品的精美与价值,象征着文学创作的严谨与考究。接着,诗人提到“尚书旧用裁天诏”,暗示古代文人的责任和使命,同时与“内史新将写道经”形成对比,反映出时代变迁对文人的影响,以及文人对书写经典的责任感。
诗中的“曲艺岂能裨损益”一句,表达了对艺术的敬意,认为即使是轻微的文艺也能传递出深远的影响和美好情感。最后两句“桂阳卿月光辉遍,毫末应传顾兔灵”则通过月光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希望通过细小的文字传播美好与灵性。
整体来看,柳宗元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他对文化的热爱与追求,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的思考与哲理的探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截玉铦锥作妙形:用玉制的工具雕刻出精美的形状,强调工艺与美。
- 贮云含雾到南溟:把云雾般的情感储存起来,寓意深邃。
- 尚书旧用裁天诏:古代尚书使用这些工具撰写重要命令,显示出文人职责。
- 内史新将写道经:内史这一新角色则在书写经典,反映文化传承。
- 曲艺岂能裨损益:曲艺的存在不会带来负面影响,反而可以增益。
- 微辞只欲播芳馨:想通过微小的文字传播美好与情感。
- 桂阳卿月光辉遍:月光照耀桂阳,象征美好的事物。
- 毫末应传顾兔灵:细微的笔触也能传递灵动的神韵。
修辞手法
- 比喻:用“云含雾”比喻深邃的情感。
- 对仗:如“尚书旧用”与“内史新将”,形成整齐的对比。
- 意象:桂阳、月光、兔灵等意象,营造出美丽的自然景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文化与艺术的传承展开,表达了柳宗元对文艺创作的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希望通过精致的字句传播美好情感的愿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铦锥:象征精致与美,代表高雅的文化追求。
- 南溟:象征遥远与神秘,表现诗人对未知的探索。
- 月光:象征清幽与美好,传达出一种宁静的美感。
- 兔灵:代表灵动与自由,体现出艺术的生机与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截玉铦锥”中的“铦”字意思是?
- A. 一种鸟
- B. 一种工具
- C. 一种植物
-
“南溟”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北海
- B. 南海
- C. 东海
-
诗中提到“尚书”主要负责什么?
- A. 农业
- B. 文书和政务
- C. 教育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柳宗元的这首诗与王维的《鹿柴》在意象的运用上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自然景象来传达内心的情感。但柳宗元更侧重于文化的传承与文艺的价值,而王维则更注重于自然与人的和谐。两者的风格各有千秋,体现了唐代诗歌的多样性与深刻性。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柳宗元全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