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顷蒙信阳使君教以边字韵佳句伏读降叹病倦答谢甚缓复不能奇仰俟斲削 其二》

时间: 2024-12-29 20:00:56

百适归来又一年,投身烽火戍楼边。

私忧自笑愚无策,制胜悬知国有贤。

北去燕然堪勒石,西来樊口看烧船。

中州更有王夫子,笔阵犹能独扫千。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某顷蒙信阳使君教以边字韵佳句伏读降叹病倦答谢甚缓复不能奇仰俟斲削 其二

百适归来又一年,投身烽火戍楼边。
私忧自笑愚无策,制胜悬知国有贤。
北去燕然堪勒石,西来樊口看烧船。
中州更有王夫子,笔阵犹能独扫千。

白话文翻译:

不久前,我在信阳的使君那里学习了边字韵的佳句,虽然我因病疲倦而答谢得慢,但却不能不仰望他的教诲。
回到家已经一年,身处战火烽烟的戍楼边。
我自我安慰,愚蠢得无计可施,胜利的希望不知何时才能实现,国家还有贤者吗?
北边的燕然山上可以刻下石碑,西边的樊口却只能看着烧毁的船只。
中原地区还有王夫子,他的笔阵仍然能够独自扫清千军万马。

注释:

  • 信阳:地名,指信阳市,位于河南省。
  • 边字韵:边字韵是一种诗歌的韵律形式。
  • 烽火:指战乱的象征。
  • 制胜:获得胜利。
  • 燕然:指燕然山,历史上有重要意义。
  • 樊口:指樊口,古代的一个地名,常与战争联系在一起。
  • 王夫子:指王阳明,明代著名的哲学家和军事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孝祥,宋代诗人,字士杰,号东皋,晚号白莲居士。张孝祥为人清白正直,才华横溢,擅长诗词,尤其以边塞诗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战乱时期,诗人因病卧床,回想起自己在战火边缘的经历,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对贤者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现实。

诗歌鉴赏:

张孝祥的这首诗饱含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诗中反映出诗人对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的深刻思考。开头的“百适归来又一年”,点明了时间的流逝,诗人已在战火中度过了漫长的一年,内心的孤独与忧虑在字里行间流露无遗。

“私忧自笑愚无策”,表露了诗人对自己无能为力的苦恼,然而“制胜悬知国有贤”则传递出一丝希望,国家是否还有贤能之士,成为了他心中的疑问和期待。接下来的“北去燕然堪勒石,西来樊口看烧船”,通过地理意象的描绘,展现了战乱的无情与现实的残酷,诗人不仅关注个人的命运,也在思考国家的未来。

最后一句“中州更有王夫子,笔阵犹能独扫千”,则是一种自我激励与希望的表达,王夫子象征着智慧与力量,提醒人们在困境中仍要坚持信念,努力奋斗。整首诗在深沉的忧虑中,蕴含着对未来的期待与对贤者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与深厚的文化积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百适归来又一年”:时间的流逝,诗人经历了一年的战火生活。
  2. “投身烽火戍楼边”:诗人身处战争的前线,面临生死的考验。
  3. “私忧自笑愚无策”:表达了个人的无奈与愚蠢,内心的焦虑。
  4. “制胜悬知国有贤”:对国家未来的忧虑,期望有贤者能够带来胜利。
  5. “北去燕然堪勒石”:提到北方的战斗,表明战争的严峻。
  6. “西来樊口看烧船”:描述战争带来的破坏,现实的惨烈。
  7. “中州更有王夫子”:提到王夫子,象征着智慧与力量。
  8. “笔阵犹能独扫千”:强调文人也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王夫子比作智者,寓意深刻。
  • 对仗:如“北去燕然”与“西来樊口”,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看烧船”等描绘战争的残酷。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渴望找到贤者拯救国家,同时也显示了诗人对个人价值的思考和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烽火:象征战争与动荡。
  • 戍楼:代表边防与守卫。
  • 燕然:象征历史与文化。
  • 樊口:象征战争的惨烈与无奈。
  • 王夫子:象征智慧与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 A. 战争的惨烈
    • B. 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 C. 个人的无奈
    • D. 自我激励
  2. “北去燕然堪勒石”中的“燕然”指的是?

    • A. 一座山
    • B. 一座城市
    • C. 一位将军
    • D. 一种诗歌形式
  3. 诗中提到的“王夫子”象征着什么?

    • A. 战争
    • B. 智慧与力量
    • C. 财富
    • D. 历史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高适《燕歌行》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张孝祥 vs. 高适:两位诗人都描绘了边塞的战争与个人的命运,但张孝祥更强调对国家前途的思考,而高适则更加直白地表现战争的残酷。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