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判院丈清湍之什》

时间: 2025-01-06 10:12:19

明灭青罗带,周遭碧玉环。

孤亭感陈迹,茂树喜重攀。

爽气琴尊外,泉声枕簟间。

诗成无写处,绝壁藓痕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判院丈清湍之什
作者:朱熹

明灭青罗带,周遭碧玉环。
孤亭感陈迹,茂树喜重攀。
爽气琴尊外,泉声枕簟间。
诗成无写处,绝壁藓痕斑。

白话文翻译

青色的罗带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光,四周被碧绿的玉石环绕。孤零零的亭子让我想起过去的遗迹,茂盛的树木让我喜爱地一再攀登。清爽的气息飘荡在琴音之外,泉水的声音在我的竹席旁流淌。诗已经写成,但却没有可以写下去的地方,只有绝壁上青苔的痕迹斑斑。

注释

  • 青罗带:指青色的丝带,用以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
  • 碧玉环:形容四周景色如同碧玉般美丽。
  • 孤亭:孤单的亭子,象征孤独与怀古。
  • 重攀:再一次攀爬。
  • 爽气:清新凉爽的气息。
  • 琴尊:古代的琴器,暗指高雅的艺术。
  • 泉声:泉水流动的声音,常用来描绘自然的宁静。
  • 绝壁:悬崖峭壁,象征险峻。
  • 藓痕:青苔留下的痕迹,表达岁月的沧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和诗人。其哲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是对儒学的阐发和系统化。他的诗歌以清新隽永、意境深远著称,常常结合自然景物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次判院丈清湍之什》创作于朱熹任职于南宋政府期间,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事的感慨,反映出朱熹在生活中的宁静与思索。

诗歌鉴赏

朱熹的《次判院丈清湍之什》是一首充满自然美和哲理思考的诗歌。从整体来看,诗歌以清新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自然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开篇描绘了水波荡漾的景象,青罗带和碧玉环的意象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给人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感觉。

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孤亭与茂树的描写,表现出一种怀古之情。孤亭不仅是一个孤立的景物,更象征着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感怀。茂树的存在则寓意着生命的蓬勃与希望,使得整首诗在静谧中又透出一丝生机。

在后半部分,诗人将自然的清爽气息和泉水的声音引入,构成了一种和谐的自然氛围。此时,诗人的心境与自然景象相互交融,产生出一种超越现实的宁静感。然而,最后一句“诗成无写处,绝壁藓痕斑”则透出一种无奈与感慨,尽管诗人有心表达,但在现实中却找不到合适的表达方式,只有绝壁上的青苔作为岁月的痕迹,诉说着时间的流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反思与对自然的赞美,也体现了朱熹作为理学家的哲学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明灭青罗带:描绘水波的闪烁,给人一种动态的美感。
  • 周遭碧玉环:四周的环境如同美玉般璀璨,衬托出水面的清澈。
  • 孤亭感陈迹:孤亭引发对往昔的怀念,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
  • 茂树喜重攀:描绘生机盎然的树木,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
  • 爽气琴尊外:清新的空气与琴声交融,表现诗人内心的宁静。
  • 泉声枕簟间:泉水的声音如同诗人的伴侣,增添了生活的情趣。
  • 诗成无写处:尽管诗意已然成型,却无处记录,表达一种无奈。
  • 绝壁藓痕斑:绝壁上的青苔象征时间的痕迹,唤起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景物与情感相结合,使用“青罗带”“碧玉环”等比喻手法,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泉声被赋予了陪伴的属性,使得自然景物与诗人心灵紧密相连。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人生无奈的感慨,体现了朱熹在哲理与情感上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青罗带:象征水的流动与变化,隐喻人生的起伏。
  2. 碧玉环:象征自然的美丽与纯净,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3. 孤亭:象征孤独与怀旧,反映诗人的内心情感。
  4. 茂树:象征生命的活力与希望,表达对自然的喜爱。
  5. 泉声:象征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反映诗人内心的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青罗带”指的是什么?
    A. 一条河流
    B. 一条丝带
    C. 一种乐器
    D. 一处山川

  2. 诗人通过“泉声”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失落
    B. 寂寞
    C. 宁静
    D. 兴奋

  3. 诗的最后一句“绝壁藓痕斑”传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C. 对历史的追忆
    D.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 《山中留客》(王维):描绘自然景色,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与朱熹的作品在主题上都涉及对人生的感慨,但杜甫更强调人事的艰辛,而朱熹则注重自然的美与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朱熹《朱子诗文集》
  2.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3. 《中国古典诗词概论》
  4. 《诗经与古诗》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学习,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朱熹的《次判院丈清湍之什》,还能够体会到古代诗词的美与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