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郎儿近拍(仙吕调)》

时间: 2025-01-04 09:23:47

帝里。

闲居小曲深坊,庭院沈沈朱户闭。

新霁。

畏景天气。

薰风帘幕无人,永昼厌厌如度岁。

愁悴。

枕簟微凉,睡久辗转慵起。

砚席尘生,新诗小阕,等闲都尽废。

这些儿、寂莫情怀,何事新来常恁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郭郎儿近拍(仙吕调) 作者:柳永 〔宋代〕

帝里。闲居小曲深坊,庭院沈沈朱户闭。新霁。畏景天气。薰风帘幕无人,永昼厌厌如度岁。愁悴。枕簟微凉,睡久辗转慵起。砚席尘生,新诗小阕,等闲都尽废。这些儿寂莫情怀,何事新来常恁地。

白话文翻译

在京城里,闲居在深深的巷子里,庭院里显得阴沉沉的,朱红的门紧紧关着。新雨刚过,天气让人畏惧。温暖的微风轻轻吹动着帘幕,四周无人,漫长的白昼让人厌烦如同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心情愁苦,枕头和席子微微凉,睡得太久辗转反侧懒得起身。砚台上生了尘土,新作的诗词小段,平日里都随意地弃置。这些内心的寂寞情怀,何以新来总是如此呢?

注释

  • 闲居:指在家中悠闲地生活。
  • 深坊:指深巷,通常是指幽静的地方。
  • 朱户:朱红色的门,象征着富贵。
  • 薰风:温暖的风。
  • 无人与共:形容孤独无伴。
  • 永昼:形容日子漫长,难以消磨。
  • 枕簟:指枕头和席子。
  • 辗转:形容翻来覆去,难以入睡。

典故解析

“帝里”指的是京城,通常指的是宋朝的汴京。柳永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士人的孤寂与对生活的思考。诗中提到的“新霁”反映了自然景象与心境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在幽静环境中的情感波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永(987-1053),字耆卿,北宋著名词人,以其词风婉约、情感真挚而著称,常被称为“词中之龙”。他的词作品多描写男女情爱、人生感悟,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宋代都市生活的背景下,反映了柳永对生活的思考,尤其是在繁华的京城中,士人内心的孤独感与无奈感。

诗歌鉴赏

《郭郎儿近拍》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考的词作,展现了柳永特有的细腻与感伤。整首词通过描绘一个封闭、寂静的庭院,传达出一种孤独的情感。词的开头以“帝里”引出,表明地理位置之重要,接着描绘了阴沉的环境和无人陪伴的状态,营造了浓厚的孤寂氛围。新雨后的“畏景天气”暗示着外界的不安与内心的忧虑,进一步加深了词人对生活的无奈感。

在情感上,词中表现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与对生活状态的不满。词人感到身心俱疲,难以自拔。尤其是“砚席尘生,新诗小阕,等闲都尽废”一句,体现了他对创作的无奈与消沉,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帝里。闲居小曲深坊,庭院沈沈朱户闭。”

    • 描绘了在京城深巷静谧的生活,暗示居所的孤独。
  2. “新霁。畏景天气。”

    • 新雨后的天气让人感到不安,反映内心的愁苦。
  3. “薰风帘幕无人,永昼厌厌如度岁。”

    • 温暖的微风中无人陪伴,漫长的日子让人厌倦。
  4. “愁悴。枕簟微凉,睡久辗转慵起。”

    • 形象地表现出心情的苦闷,睡眠不安,翻来覆去。
  5. “砚席尘生,新诗小阕,等闲都尽废。”

    • 表达了对创作的无望,日常的诗作都被弃置。
  6. “这些儿寂莫情怀,何事新来常恁地。”

    • 结尾反思,内心的寂寞为何总是如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漫长的日子比作“度岁”,形象地表达出时间的煎熬。
  • 对仗:如“新霁”与“畏景”,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结合,形成生动的意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词的主题是孤独与无奈,反映了柳永身处京城的士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和现实的无力感。他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绪。

意象分析

  • “庭院”:象征着封闭的空间,隐喻内心的孤独。
  • “新霁”:代表着自然的变化,也暗示内心的希望与失落。
  • “薰风”:象征温暖与舒适,却在无人之时显得更加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朱户”指代什么?

    • A. 书房
    • B. 庭院
    • C. 朱红色的门
    • D. 客厅
  2. “新霁”所指的状态是什么?

    • A. 阴雨天
    • B. 晴朗的天气
    • C. 雪天
    • D. 烈日
  3. 诗中表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喜悦
    • B. 忧愁
    • C. 激动
    • D. 愤怒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柳永与李清照的词作均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悟与情感的细腻,但柳永更多地表现出孤独与无奈,而李清照则在孤独中展现出更多的坚韧与向上。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柳永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