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丞相生日口号十首 其九》

时间: 2025-01-14 10:41:32

篚苞不复入脩门,民力微苏物渐蕃。

见说海边停䱹局,介鳞亦被相君恩。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篚苞不复入脩门,民力微苏物渐蕃。
见说海边停䱹局,介鳞亦被相君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篚苞(盛装的菜肴)已经不再走入修身的门(比喻富贵的家门),民众的生计刚刚好转,物产也渐渐丰富。听说海边的渔船停靠,这些鱼类也得到了相君的恩惠。

注释:

  • 篚苞:指盛菜肴的器具,象征丰盈的食物。
  • 脩门:修身的门,象征富贵人家,或专指某个家庭。
  • 民力:指民众的生活能力和经济状况。
  • 微苏:略有好转,民众生活开始恢复。
  • 物渐蕃:物产逐渐繁荣。
  • 海边停䱹局:指渔船停靠,象征渔业的繁荣。
  • 介鳞:指鱼类,象征海洋的资源。
  • 相君恩:相君指郑丞相,恩惠指对民众的恩泽。

典故解析:

“相君”指的是郑丞相(郑思肖),他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致力于民生的改善,因此诗中提到对他的恩惠,是对他施政的肯定和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是宋代的一位著名诗人,生于1123年,卒于1184年。他的诗风多变,既有豪放的气概,也有细腻的情感,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以及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郑思肖生日之际,意在表达对其施政成绩的赞美,反映当时社会的经济复苏和民众生活的改善。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民生的变化和对郑丞相的赞颂。开头的“篚苞不复入脩门”,点明了民众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反映出一个时代的困境。接着提到“民力微苏物渐蕃”,显示出在郑丞相的治理下,民众的生活有了好转,物质生活逐渐丰富,表现出对未来的希望。

“见说海边停䱹局”,则描绘了海洋资源的丰盈,象征着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最后一句“介鳞亦被相君恩”则是将个人的恩惠和国家的兴旺紧密联系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相君的感激和尊敬。

整首诗透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对社会进步的期待与对施政者的赞美,情感真挚而深沉,展现了刘克庄对国家前途的关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篚苞不复入脩门”:象征旧日的富贵生活已不再。
    2. “民力微苏物渐蕃”:反映民众生活逐渐改善,物产也在增加。
    3. “见说海边停䱹局”:描绘海洋渔业的繁荣,代表经济的复兴。
    4. “介鳞亦被相君恩”:强调相君的施政对民众生活的积极影响。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 比喻:用“篚苞”和“脩门”比喻社会的富裕与贫困。
    • 象征:海边渔业象征国家的繁荣。
  •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郑丞相施政成果的赞美,表现了民众生活的改善和对未来的希望,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和国家的关心。

意象分析:

  • 篚苞:象征富饶与奢华。
  • 脩门:象征富贵人家,反映社会的等级。
  • 海边:象征自然资源的丰盈。
  • 介鳞:象征自然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篚苞不复入脩门”中的“脩门”指什么? A. 一种食物
    B. 富贵之家
    C. 学校

  2. 诗中提到的“民力微苏”是指什么? A. 民众的生活水平下降
    B. 民众的生活开始改善
    C. 民众的生活没有变化

  3. “介鳞亦被相君恩”中的“相君”指的是谁? A. 皇帝
    B. 郑丞相
    C. 诗人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克庄的《郑丞相生日口号十首》与杜甫的《春望》,两者皆反映当时民生状况,但刘克庄更强调对施政者的赞美,而杜甫则更多关注战乱带来的艰辛。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相关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