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行向石栏立,清寒不可云。
流来桥下水,半是洞中云。
欲住逢年尽,因吟过夜分。
荡阴当绝顶,一雁未曾闻。
白话文翻译:
我走到石栏边停下,感受到清冷的寒气,无法用言语表达。
水从桥下流过,半是洞里的云雾。
想在年末停留,因而吟诵直到夜深。
在这荡漾的阴影下,绝顶之处,一只大雁也未曾听见。
注释:
- 行向:走向。
- 石栏:石制的栏杆。
- 清寒:清冷的寒气。
- 不可云:难以用语言表达。
- 流来:流来的水。
- 半是洞中云:水面上漂浮的云雾。
- 欲住逢年尽:想要在年末停留。
- 因吟过夜分:因此吟诵到夜深。
- 荡阴:荡漾的阴影。
- 绝顶:山的最高处。
- 一雁未曾闻:一只大雁也未曾听见。
典故解析:
- 绝顶:意指高峰,常用来形容极高的境地或状态。
- 雁:常象征孤独与远行,诗中提及的“雁”可能代表诗人的心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师秀,宋代诗人,字子美,号东篱,生于北宋时期,曾任官员。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的融和。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赵师秀游览雁荡山的过程中,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感悟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诗歌鉴赏:
《雁荡宝冠寺》是一首描绘山水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的古诗。诗中透过对自然的描写,展现出一种清冷而深远的意境。开头两句“行向石栏立,清寒不可云”,点明了诗人在寒冷的环境中停下脚步,表达出一种孤独和寒冷的情绪,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接下来的两句“流来桥下水,半是洞中云”,描绘了水面上的云雾,形成了一幅迷人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对景色的细腻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清幽的境地,仿佛能听到水流声和感受到山中云雾的缥缈。
“欲住逢年尽,因吟过夜分”,诗人在年末时分,想要停留在这优美的景色中,吟诵诗篇,表达了对生活的思索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最后一句“一雁未曾闻”,则是诗人在这寂静中感受到的孤独,虽然身处美景,却难以与他人分享。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在清冷的环境中,诗人找到了心灵的寄托,展现了一种超然的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行向石栏立:诗人走到石栏边,象征一种静止的状态。
- 清寒不可云:清冷的寒气让人难以用言语表达,强调环境的冷清。
- 流来桥下水:水流缓缓而来,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气氛。
- 半是洞中云:水面上漂浮的云雾,形成了梦幻般的景象。
- 欲住逢年尽:年末之时,诗人想要停留,体现出对时间的敏感。
- 因吟过夜分:吟诵直到夜深,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执着。
- 荡阴当绝顶:在山的最高处,阴影荡漾,增加了空间感。
- 一雁未曾闻:孤雁未曾听见,象征孤独与沉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比作诗人内心的情感。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的欣赏与对生命的思考,在孤独中寻求内心的宁静。
意象分析:
- 石栏:代表坚固与静止,象征诗人的思考。
- 清寒:象征孤独与冷清的环境。
- 桥下水:流动的水象征时间的流逝。
- 洞中云:浮云代表梦幻与不定,增添了诗的意境。
- 一雁:孤雁象征孤独的旅行者,反映诗人的心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在哪个地方立足?
- A. 湖边
- B. 石栏边
- C. 溪边
-
诗中提到的“清寒”指的是什么?
- A. 温暖
- B. 寒冷
- C. 潮湿
-
诗人想在什么时间停留?
- A. 年末
- B. 年初
- C. 夏天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山居秋暝》与《雁荡宝冠寺》均描绘了山水景色,前者更强调秋天的宁静与美丽,而后者则突出寒冷的孤独感。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自然的深刻体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