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问道归凤翔乾元初…有悲往事》
时间: 2025-01-19 21:37:1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此道昔归顺,西郊胡正繁。
至今残破胆,应有未招魂。
近得归京邑,移官岂至尊。
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
白话文翻译:
这条道路昔日是归顺的,而西郊的胡人却正繁盛。
直到今天,我的残破的信念,恐怕还有未曾召唤的灵魂。
最近得以回到京城,调任的官职岂能算得至高无上的地位?
无才之人随着日月渐渐衰老,驻马在此望着千扇大门。
注释:
- 此道:指归顺的道路。
- 昔归顺:昔日的归顺,表明对过去的追忆。
- 西郊胡正繁:西郊的胡人正盛行,暗示对当时社会变化的感慨。
- 残破胆:残破的信念或勇气。
- 未招魂:未能召唤灵魂,象征对过往的怀念与哀伤。
- 调任:指官职的变动。
- 至尊:至高无上的地位。
- 驻马:停马,表示停下脚步,驻足思考。
典故解析:
- 胡人:指的是外族,通常是对北方游牧民族的称谓,反映了唐代对边疆民族的复杂态度。
- 千门:象征皇城的繁华与权力,但在此处也带有感慨的意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世称“诗圣”。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描绘自然景色的山水诗,也有关注民生疾苦的社会诗,常以沉郁的情感和深刻的社会观察见长。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杜甫贬谪期间,诗人经历了诸多磨难,心中充满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切思考。
诗歌鉴赏:
杜甫的这首诗通过对“昔日归顺”的回忆与“西郊胡正繁”的对比,深刻揭示了他对国家乱象的忧虑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前两句设定了诗歌的基调,表达了杜甫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尤其是“应有未招魂”,不仅仅是对个人往事的追思,更是对国家未来的惶恐和迷茫。
“近得归京邑,移官岂至尊”一句,虽然回归了京城,却感叹调任的官职并不算高,显示了诗人对自身前途的无奈与自谦之态。而最后两句“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意识到自己的才华已日渐衰退,心中充满了对繁华的渴望与无力感。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体现了杜甫的忧国忧民之心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深切反思,展现了他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深邃思想和艺术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此道昔归顺:回忆往昔的安宁和顺畅。
- 西郊胡正繁:指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与外族的强盛。
- 至今残破胆:内心的信念已然破碎,感到无力。
- 应有未招魂:对过往的追思,仿佛那些美好的回忆未能唤起灵魂。
- 近得归京邑:虽然回到了京城,却感到无奈。
- 移官岂至尊:调任并不代表真正的权力与地位。
- 无才日衰老:对自己才华的自嘲与对老去的无奈。
- 驻马望千门:驻足思考,目送繁华的京城。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昔归顺”与“胡正繁”,形成鲜明对比。
- 隐喻:以“残破胆”象征内心的脆弱和无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杜甫对个人命运和国家前途的深沉忧虑与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昔日繁华的怀念,情感深邃且复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道:象征归顺的道路,代表着昔日的安宁。
- 胡:象征外族和动荡不安的社会。
- 千门:象征京城的繁华与权力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西郊胡正繁”指的是什么? A) 内部的安定
B) 外族的强盛
C) 诗人的家乡
答案:B -
诗人对自己官职的态度是怎样的? A) 自豪
B) 无奈
C) 忽视
答案:B -
“无才日衰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愤怒
B) 自责
C) 无奈与失落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杜甫与李白的诗歌风格存在明显差异,杜甫侧重于社会现实的描绘,而李白则多表现个体的豪放与洒脱。例如,李白的《将进酒》充满豪情,强调享乐与人生的短暂,而杜甫则通过忧伤的笔调,表达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甫全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