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是日微雨,过午而霁,晚遂月出,次刘无言韵)》

时间: 2025-01-06 15:33:29

雨惜山容敛,云矜棹影开。

忽看霁色射林隈。

为问湖亭清影、为谁来。

尽洗归时路,重倾醉后杯。

未应霜雪遽相催。

留得佳期犹在、共徘徊。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歌子(是日微雨,过午而霁,晚遂月出,次刘无言韵)

雨惜山容敛,云矜棹影开。
忽看霁色射林隈。为问湖亭清影为谁来。
尽洗归时路,重倾醉后杯。
未应霜雪遽相催。留得佳期犹在共徘徊。

白话文翻译:

今天微雨绵绵,雨后天晴,晚上的月亮也慢慢升起。
山色因雨而显得愈加含蓄,云雾缭绕,船影渐渐清晰。
忽然看到晴天的光芒透过树林,想问湖边亭子的清影,是为谁而来?
尽情洗去归家的疲惫,重重地倾倒醉后的酒杯。
未必霜雪会急着来催促,留得美好的时光,依然在这里徘徊。

注释:

  • 雨惜:雨水怜惜着山的容颜,形容雨后山色愈加妩媚。
  • 山容:山的容貌或面貌。
  • 霁色:天晴后的颜色,清澈明亮。
  • 林隈:树林的隐蔽处。
  • 清影:湖亭的倒影。
  • 重倾醉后杯:再次为自己倒满酒杯,表示陶醉和享受。
  • 霜雪:比喻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叶梦得(1077年-1148年),字惟岳,号退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兼任官职,他的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生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细雨绵绵的日子,作者在湖边亭子中,感受到雨后清新的气息,借此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友人相聚的期待。

诗歌鉴赏:

《南歌子》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描绘了雨后山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开头几句通过“雨惜山容敛,云矜棹影开”描绘了雨后山水的朦胧与清新,细腻的笔触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气息。在“忽看霁色射林隈”一句中,光线的变化映衬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在说,经过风雨洗礼后的美好将更加绚丽多彩。

“为问湖亭清影为谁来”让人联想到美好的相聚时刻,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期待。接下来的两句“尽洗归时路,重倾醉后杯”则展现了一种洒脱的态度,尽管时光流逝,但醉意和美好的回忆仍然值得珍惜。最后两句“未应霜雪遽相催,留得佳期犹在共徘徊”更是点明了主题:美好的时光总是值得留恋的。

整首词在描绘景色的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使得读者不仅能感受到自然之美,更能体会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雨惜山容敛:雨水柔和地抚摸着山的容颜,使其显得更加含蓄。
  2. 云矜棹影开:云朵在水面上投下的影子,随着船只的移动而逐渐显露出来。
  3. 忽看霁色射林隈:突然看到雨后天晴,阳光透过树林的景象。
  4. 为问湖亭清影为谁来:想问湖边亭子里的倒影,是为谁而来的。
  5. 尽洗归时路:畅快地洗去归家的疲惫。
  6. 重倾醉后杯:再次倒满酒杯,沉浸在醉意之中。
  7. 未应霜雪遽相催:不必急着让霜雪来催促,享受当下的美好。
  8. 留得佳期犹在共徘徊:留住这美好的时光,与友人共同徘徊。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雨惜”、“云矜”等比喻手法,使自然景物更具情感。
  • 拟人:赋予自然物以人的情感,使得景物更加生动。
  • 对仗:整首词在句式上有一定的对仗,使得节奏感更强。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反映出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洗净烦恼,带来新生。
  • :象征稳定与恒久。
  • :象征变幻与自由。
  • 湖亭:代表人际关系的纽带与友谊的寄托。
  • :象征虚幻与内心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词的作者是?

    • A. 杜甫
    • B. 李白
    • C. 叶梦得
    • D. 苏轼
  2. 诗中提到的“霁色”指的是什么?

    • A. 雨后的天空
    • B. 晨曦
    • C. 黄昏
    • D. 夜晚
  3. 诗中“留得佳期犹在共徘徊”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过去的怀念
    • B. 对未来的期待
    • C. 对当下的珍惜
    • D. 对离别的伤感

答案

  1. C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by杜甫
  • 《水调歌头》by苏轼

诗词对比

  • 叶梦得的《南歌子》与苏轼的《水调歌头》都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友人的思念,但叶梦得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写,而苏轼则更多地表达了个人情感及对人生的思考。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解读》
  • 《叶梦得诗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