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东风依旧》

时间: 2025-01-17 10:09:54

东风依旧,著意隋堤柳。

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

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

断送一生憔悴,能消几个黄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东风依旧,著意隋堤柳。
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
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
断送一生憔悴,能消几个黄昏!

白话文翻译:

春风依旧轻拂,特别是隋堤旁的柳树。
小鹅在水边嬉戏,正是天气清明的时节。
回想去年在紫陌青门的日子,今晚却只剩雨滴和云影。
这一生的憔悴与苦楚,究竟能消磨多少个黄昏呢?

注释:

  • 东风: 春天的风,象征着温暖与生机。
  • 著意: 特别用心,刻意关注。
  • 隋堤: 指隋朝时期的堤岸,典型的江南美景。
  • 鹅儿: 小鹅,象征着温暖的春日生活。
  • 紫陌青门: 指繁华的街道和门口,象征过往的美好时光。
  • 雨魄云魂: 雨水与云朵,暗指凄凉与孤寂。
  • 憔悴: 精神或身体的疲惫,形容生活的苦楚。
  • 黄昏: 日落时分,象征生命的衰退与无奈。

典故解析:

隋堤柳的提及,能够引发读者对南方水乡美丽景色的联想,尤其是与古代诗词中常出现的春景相联系,表现出一种怀旧与伤感的情绪。同时,紫陌青门也在诗中成为一种美好记忆的象征,反映了作者对往昔的追忆与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弇,宋代词人,生活于南宋时期,因其词风清新婉约而受到后人称赞。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及抒发个人情感,是当时词坛的重要人物之一。

创作背景:

《清平乐·东风依旧》创作于春天,作者在春风拂面的季节里,回忆起往年的美好时光,结合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表达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春风和柳树为引子,巧妙地将自然与人的情感结合在一起。开头的“东风依旧,著意隋堤柳”展现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气息。接着,作者通过“小鹅在水边嬉戏”的细节,描绘出温暖而生动的春日生活,体现了生活的乐趣。

然而,随着词意的发展,作者却回忆起了去年的美好时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诗人表现出一种伤感情绪,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过往的怀念。在“断送一生憔悴,能消几个黄昏”中,作者以深沉的感叹,表达出对生命苦楚的思考,反映出一种人生无常、时光荏苒的哲理。

整首词在清新自然的表象下,潜藏着深刻的情感和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敏感与细腻的观察,令人感慨不已。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风依旧,著意隋堤柳。
    春风依旧如昔,特别留意那隋堤旁的柳树,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2. 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
    小鹅在水边嬉戏,正是春天清明的时节,传达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3. 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
    回想起去年繁华的街道与门口,今夜却只剩下雨滴和云影,形成强烈的对比,显示出时光的流逝和现实的孤寂。

  4. 断送一生憔悴,能消几个黄昏!
    一生的憔悴与苦楚,究竟能消磨多少个黄昏,表达了对生命和时间的深刻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 “雨魄云魂”,通过自然元素比喻人的情感状态,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 拟人: 描绘小鹅的活泼,赋予自然生命,使画面更加生动。
  • 对仗: 通过对称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现了对春天的赞美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苦楚的思考,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风: 春天的希望与生机。
  • 隋堤柳: 代表美好的回忆与自然风光。
  • 鹅儿: 生活的乐趣与天真。
  • 紫陌青门: 过往的繁华与青春的记忆。
  • 雨魄云魂: 孤独与凄凉的情感。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也映射出作者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示了人对自然与时间的深刻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什么? A. 冬天的寒冷
    B. 春天的温暖
    C. 秋天的落叶
    D. 夏天的炎热

  2. “去年紫陌青门”的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A. 生活的单调
    B. 对往昔的怀念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现实的无奈

  3. 诗中提到的“鹅儿”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脆弱
    B. 生活的乐趣
    C. 过往的悲伤
    D. 春天的凋零

答案:

  1. B. 春天的温暖
  2. B. 对往昔的怀念
  3. B. 生活的乐趣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描绘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 苏轼《水调歌头》: 对时间流逝的思考与人生哲理的表达。

诗词对比:

  • 苏轼与刘弇的作品都表现了对时光的感慨,但苏轼更侧重于人生的哲理,而刘弇则在细腻的自然描写中融入了个人情感的思考,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