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平乐
作者: 易顺鼎 〔清代〕
春波一顷。曾照惊鸿影。
谁道银河天上近。
不似红墙太迥。
重来欲问桃根。
流水无情送春。
惆怅个侬何处,
半弯眉月黄昏。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波光荡漾,曾映照过惊鸿的身影。
谁说银河在天上是近的?
却不如红墙显得遥远。
再次来想问桃树的根在哪儿。
无情的流水送走了春天。
惆怅的是我如今在何处,
只见黄昏时分半弯的眉月。
注释:
- 春波一顷:春天的水波荡漾,形容春天的景象。
- 惊鸿影:指美丽的女子,似惊鸿般的身影。
- 银河:指夜空中的星河,象征遥远的距离。
- 红墙:可能指古代宫城的墙壁,象征着隔绝和遥远。
- 桃根:桃树的根,给人以思乡的感觉。
- 流水无情: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无情。
- 惆怅:忧愁、惆怅的心情。
- 半弯眉月:形容黄昏时的弯月,给人以柔和的感觉。
典故解析:
“银河”作为文学典故,常用来形容遥远和不可及的理想或爱情。在古代诗词中,桃树常与爱情、思念相关联。诗中通过对桃根的追问,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惆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易顺鼎,清代诗人,字澄宇,号用心。其作品多描写自然和人情,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人心惶惶的时期,诗人借春天的美景表达内心的感慨与思索。
诗歌鉴赏:
《清平乐》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流逝,同时流露出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现状的惆怅。在开头的“春波一顷”,诗人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景,轻柔的波光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接着提到“惊鸿影”,不仅展现了对美的追求与崇敬,也隐含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失去的惋惜。
“谁道银河天上近”一句中,诗人以银河象征梦想与理想,表达了对遥不可及的东西的思考。而“红墙太迥”则反映出一种无奈与隔绝,心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却又感受到现实的遥远。接下来,“重来欲问桃根”,不仅是对桃花的追忆,更象征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流水无情送春”一句则在无情的时间流逝中,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带来一种深深的惆怅感。“惆怅个侬何处,半弯眉月黄昏”通过黄昏时分的弯月,强化了孤独和思念的情绪,仿佛在问自己,曾经的美好如今何在,令人心生惆怅。
整首诗以优美的意象和深切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流逝岁月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春波一顷”:描绘春天的波光,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 “曾照惊鸿影”:美丽的身影在水面上浮现,暗示对美的向往。
- “谁道银河天上近”:反问,强调银河的遥远,表达对梦想的渴求。
- “不似红墙太迥”:对比,红墙的隔绝感更显得遥远。
- “重来欲问桃根”:追问桃树的根,象征对过往的思念。
- “流水无情送春”: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春天也随之而去。
- “惆怅个侬何处”: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助感。
- “半弯眉月黄昏”:黄昏的弯月,营造出一种忧伤的景象。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惊鸿”比作美丽的女子,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与呼应,使诗句更具韵律感。
- 拟人:流水被赋予“无情”的特性,使时间的流逝带有情感色彩。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惆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意象分析:
- 春波:象征生命的活力与美好,体现了春天的生机。
- 惊鸿:象征美丽而易逝的事物,反映了诗人的追求。
- 银河:代表遥远的梦想或理想,强调了追求的艰难。
- 红墙:象征阻隔与隔绝,反映出内心的无奈。
- 桃根:象征对过去的怀念与追寻。
- 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无情。
- 眉月:象征柔美与忧伤,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春波一顷”中的“波”指的是什么?
A. 风 B. 水 C. 云 D. 光 -
“惆怅个侬何处”中“侬”是指谁?
A. 朋友 B. 诗人自己 C. 爱人 D. 家人 -
“流水无情送春”中的“无情”是如何理解的?
A. 亲情 B. 时间 C. 友情 D. 爱情
答案:
- B. 水
- B. 诗人自己
- B. 时间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易顺鼎的《清平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但前者更多地体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惆怅,而后者则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爱情的无奈与思念。两者在意象运用和情感深度上各有千秋,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