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容与下层岑,飞流界百寻。记方谁辨玉,杂溜自成琴。细浪浮烟阔,回波逗月深。我来聊挹注,嚼药有初心。
白话文翻译:
悠闲地从山峰上流下,飞瀑如带横跨百寻。谁能辨识这玉石般的清泉,杂乱的水声自然成曲。细小的波浪在烟雾中浮动,回旋的水波在月光下显得深邃。我来到这里,只是为了汲取这清泉,品味那最初的纯净之心。
注释:
- 容与:悠闲自在的样子。
- 层岑:层叠的山峰。
- 百寻:形容极高或极长,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 记方:辨识的方法。
- 杂溜:杂乱的水声。
- 挹注:汲取。
- 嚼药:比喻品味、体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与兄宋庠并称“二宋”。其诗文风格清新,尤工于诗,多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此诗描绘了山泉的美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纯净初心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宋祁游历山水之间,被自然美景所触动,从而抒发个人情感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山泉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泉的动态美和静态美。首句“容与下层岑”即展现了山泉悠闲自得的流动状态,而“飞流界百寻”则进一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山泉的壮观景象。中间两句通过对水声的描写,赋予了山泉以音乐般的韵律感。后两句则通过“细浪浮烟阔”和“回波逗月深”的描绘,展现了山泉在不同光线下的多变美感。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山泉的喜爱和对纯净初心的追求,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容与下层岑”:描绘山泉悠闲地从山峰上流下的景象。
- “飞流界百寻”:夸张地描绘山泉如带横跨极高或极长的景象。
- “记方谁辨玉”:提出谁能辨识这如玉般清澈的山泉。
- “杂溜自成琴”:形容山泉的水声自然成曲,如琴声般悦耳。
- “细浪浮烟阔”:描绘山泉在烟雾中浮动的细小波浪。
- “回波逗月深”:描绘山泉在月光下回旋的水波显得深邃。
- “我来聊挹注”:表达作者来到这里,只是为了汲取这清泉。
- “嚼药有初心”:比喻作者品味这清泉,体验那最初的纯净之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杂溜自成琴”将水声比作琴声,增强了音乐感。
- 夸张:如“飞流界百寻”夸张地描绘了山泉的高度或长度。
- 拟人:如“容与下层岑”赋予山泉以人的悠闲姿态。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山泉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纯净初心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山泉:象征着纯净和自然之美。
- 水声:如琴声,象征着和谐与宁静。
- 月光:增添了山泉的神秘和深邃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飞流界百寻”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夸张 C. 拟人
- “嚼药有初心”中的“嚼药”比喻什么? A. 品味 B. 治疗 C. 学习
- 诗中哪一句描绘了山泉在月光下的景象? A. “细浪浮烟阔” B. “回波逗月深” C. “容与下层岑”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中的自然美景,表达了隐逸之情。
- 杜甫《望岳》:通过对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宋祁的《泉》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美景,但宋祁的诗更注重对山泉动态美的描绘,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对山中静谧氛围的营造。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宋祁及其他宋代诗人的精选作品,有助于深入了解宋代诗歌。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有助于理解宋祁诗歌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