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早度蒲津关》
时间: 2024-09-19 21:47: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和圣制早度蒲津关
作者: 徐安贞 〔唐代〕
仙掌临秦甸,虹桥辟晋关。
两都分地险,一曲度河湾。
路得津门要,时称古戍闲。
城花春正发,岸柳曙堪攀。
后乘犹临水,前旌欲换山。
长安回望日,宸御六龙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蒲津关的美丽景色和地理位置。诗的开头提到仙掌山脉临近秦地,虹桥则连接了晋关。两座都城由于地势险要而分隔开来,河流蜿蜒而过。这里是通往津门的重要道路,古时的戍楼显得格外静谧。春天,城市的花朵竞相开放,岸边的柳树在晨曦中显得格外迷人。后方的船只依旧在水面上航行,前方的旌旗似乎要换到山上去。回望长安的日子,君主的车驾也正好返回。
注释
- 仙掌:指仙掌山,形似手掌,位于秦地。
- 虹桥:指连接晋地的桥梁。
- 两都:指长安与洛阳。
- 津门:指渡口。
- 戍闲:指古时的守卫城池的戍楼,此处形容其清静。
- 岸柳:柳树生长于河岸,春天时绽放新芽。
- 宸御六龙:指皇帝的车驾,六龙是古代帝王乘车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安贞,字景和,号安贞,唐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作品以描写边塞和山水而闻名。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唐代,正值国家盛世,诗人受皇帝之命游览蒲津关,借此描绘自然风光及其战略位置,体现出国家的繁荣与安定。
诗歌鉴赏
《奉和圣制早度蒲津关》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与历史背景的诗作,诗人在此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国家的热爱。诗的开头通过“仙掌临秦甸,虹桥辟晋关”引入了地理位置,展现出蒲津关作为连接两地的重要性。接着通过“两都分地险,一曲度河湾”展现了两都分隔的险要地势,表现了地理的壮丽与历史的厚重。
在描写自然景观时,诗人使用了“城花春正发,岸柳曙堪攀”描绘春天的生机,展现出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同时,诗中“后乘犹临水,前旌欲换山”生动表现出行旅的情景,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意境。最后,诗人以“长安回望日,宸御六龙还”结束,表达了对长安的眷恋与对帝王归来的期待,体现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景色描绘为主,既融入了历史文化的底蕴,又体现了诗人对国家与自然的热爱,展现了唐代诗词的风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仙掌临秦甸:仙掌山脉坐落于秦地,暗示地理位置的优越。
- 虹桥辟晋关:虹桥打开了通往晋地的门户,象征着交通的便利。
- 两都分地险:长安与洛阳之间的险要地势,突出地理的险峻。
- 一曲度河湾:河流的蜿蜒曲折,增加了自然景观的美感。
- 路得津门要:表明此处是重要的交通要道。
- 时称古戍闲:古代的戍楼现在显得清静。
- 城花春正发:春天花开正盛,生机盎然。
- 岸柳曙堪攀:清晨的柳树让人忍不住想要攀爬。
- 后乘犹临水:后面的船只仍在水面上行驶。
- 前旌欲换山:前方的旗帜似乎要飘向远山。
- 长安回望日:回望长安的太阳正好升起。
- 宸御六龙还:皇帝的车驾即将返回,象征着国泰民安。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仙掌临秦甸,虹桥辟晋关”,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使得诗意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及对国家繁荣的向往,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深刻认识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仙掌:象征自然的神秘与壮丽。
- 虹桥:象征了沟通与连接。
- 两都:象征国家的繁荣与稳定。
- 古戍:象征历史的遗迹与文化积淀。
- 城花和岸柳: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仙掌”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晋地
- B. 秦地
- C. 洛阳
- D. 长安
-
“长安回望日,宸御六龙还”中的“宸御”指的是什么?
- A. 皇帝的车驾
- B. 皇后的宫殿
- C. 大臣的随行
- D. 平民百姓
-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 拟人
- B. 对仗
- C. 排比
- D. 夸张
答案
- B. 秦地
- A. 皇帝的车驾
- B. 对仗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徐安贞的《奉和圣制早度蒲津关》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均描绘了壮丽的自然风光,前者更注重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后者则强调了登高望远的豪情,二者在形式和主题上均展现了唐代诗词的独特魅力。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全唐诗》
- 《古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