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大父著作尝以所得沈元用给事歙砚遗水南林》

时间: 2025-01-04 10:11:54

隆乾手泽稀疏甚,数帖恓其在水南。

但看吾翁贻歙石,固应之子饷端岩。

丁宁后裔藏为好,羞愧先民宝不贪。

自笑老犹耽笔砚,少年莫也肯同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隆乾手泽稀疏甚,数帖恓其在水南。
但看吾翁贻歙石,固应之子饷端岩。
丁宁后裔藏为好,羞愧先民宝不贪。
自笑老犹耽笔砚,少年莫也肯同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隆乾年间的笔墨非常稀少,几张纸张在水南显得有些凄凉。但看看我的老师赠送的歙砚,理应是子孙们献给端岩的珍宝。丁宁的后代把它珍藏得很好,而我却感到羞愧,先辈们的宝物并不贪心。我自嘲年纪大了,还沉迷于笔砚,而年轻时却不愿意和我一起参与。

注释:

  • 隆乾:指宋朝的一个年号,特指当时的时代背景。
  • 手泽:手中的笔墨或书法的痕迹,暗指文人墨客的创作。
  • 歙石:一种优质的书法用砚石,产自徽州。
  • 丁宁:可能指某位文人或后代,强调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 端岩:指的是一种理想化的文人境地或位置,象征书法艺术的高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其诗风受当时文人风气影响,追求诗的意境和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代,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物质与精神追求的矛盾,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自我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和对个人身份的反省。开篇以“隆乾手泽稀疏甚”引入,描绘了一个文人面对创作资源稀缺的困境,隐含着对当时文人境遇的感慨。而“数帖恓其在水南”则通过“数帖”与“恓”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失落。

接下来的“但看吾翁贻歙石”转折而至,诗人从个人的失落中回归到对文化珍宝的赞美,强调了“歙石”的价值。这不仅是对物质的珍视,也是对文化传承的尊重。后两句“丁宁后裔藏为好,羞愧先民宝不贪”,则流露出一种对后代和前辈的敬畏之情,表现出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

结尾部分自嘲“自笑老犹耽笔砚”,展示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年轻人对文化的冷漠与无动于衷,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文化精神的传承艰难。整首诗在感叹中透出对文化的珍视与对自身的反省,情感深邃而细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隆乾手泽稀疏甚”:描述当时文人笔墨资源的匮乏,传达出一种不满和焦虑。
  2. “数帖恓其在水南”:诗人以少量的纸张比喻自己的孤独和失落。
  3. “但看吾翁贻歙石”:转而赞美老师所赠的歙砚,强调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4. “固应之子饷端岩”:暗示后辈对文化的继承与珍视。
  5. “丁宁后裔藏为好”:体现对文化遗产的珍惜。
  6. “羞愧先民宝不贪”:自省,感到对先辈的愧疚。
  7. “自笑老犹耽笔砚”:自嘲年纪大却依然沉迷于书法。
  8. “少年莫也肯同参”:感叹年轻人对文化的漠视。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比“手泽稀疏”和“贻歙石”展现了物质的缺乏与文化的珍贵。
  • 自嘲:使用自嘲的方式来表达对自身身份的反思。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传承,以及对自身创作困境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文化责任的认知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笔墨”:象征文人的创作与表达。
  • “歙石”:象征文化的珍贵与传承。
  • “水南”:作为地点,隐含了诗人的孤独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隆乾”指的是哪个朝代的年号?

    • A. 唐
    • B. 宋
    • C. 明
    • D. 清
  2. 诗人对年轻人的态度是什么?

    • A. 赞美
    • B. 失望
    • C. 冷漠
    • D. 尊重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刘克庄的作品与王维的山水诗相比,刘克庄更注重文化的传承与自我反思,而王维则侧重自然的描绘与心境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赏析与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