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晓湖上三首 其二》

时间: 2025-01-04 11:11:12

菰月蘋风逗葛裳,出城趁得上番凉。

荷花笑沐燕支露,将谓无人见晓妆。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菰月蘋风逗葛裳,出城趁得上番凉。
荷花笑沐燕支露,将谓无人见晓妆。

白话文翻译:

在菰月的清晨,芹菜的微风轻拂着葛衣,
出城后恰好享受一番凉爽的天气。
荷花在早晨的露水中轻轻摇曳,似乎在微笑,
谁能想到无人欣赏她的晨妆?

注释:

  • 菰月:指农历的六月,因菰(芦苇的一种)开始生长而得名。
  • 蘋风:指芹菜或蘋果所带来的清风。
  • 葛裳:用葛藤编织的衣裳,象征清凉的衣物。
  • 燕支露:燕子栖息的地方,春天的露水,象征清晨的清新。
  • 晓妆:清晨的妆容,形容荷花在晨露中的美丽。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显著的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清新自然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宋代著名诗人,浙江婺州人。他是南宋时期的诗人之一,因其诗风清新自然,常常以细腻的观察描绘山水田园,流派上属于“田园诗派”。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借助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宁静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出他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清晓湖上三首 其二》是杨万里将清晨的自然景色与自我感受结合起来的佳作。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清晨湖上的宁静与美丽。开头两句“菰月蘋风逗葛裳”,描绘了清晨的微风轻拂着衣裳的感觉,给人一种清爽宜人的感觉。接着,“出城趁得上番凉”则引出了诗人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外出游玩时的惬意与享受。最后两句“荷花笑沐燕支露,将谓无人见晓妆”,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让荷花在晨露中也显得生动而美丽,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整首诗在描写自然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感悟,生动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菰月蘋风逗葛裳:菰月的早晨,微风轻轻拂动着葛衣,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
  2. 出城趁得上番凉:诗人走出城外,正好享受这清凉的天气,体现出一种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愉悦感。
  3. 荷花笑沐燕支露:荷花在晨露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微笑,展现了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美。
  4. 将谓无人见晓妆:诗人感叹,谁能想到这美丽的晨妆无人欣赏,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

修辞手法:

  • 拟人:荷花被赋予了“笑”的动作,使得自然界更显生动。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对称,形成了和谐的韵律感,增强了诗的音乐性。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独之感,强调了美好往往是无人欣赏的。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菰月:象征清晨的宁静。
  • 蘋风:代表清新的自然气息。
  • 荷花:象征纯洁与美丽。
  • 晓妆:代表自然界的清新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菰月”指的是哪个月份?

    • A. 五月
    • B. 六月
    • C. 七月
  2. 荷花在诗中做了什么?

    • A. 嬉戏
    • B. 哭泣
    • C. 微笑
  3. 诗人出城的目的是?

    • A. 看风景
    • B. 享受凉爽
    • C. 赶路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游山西村》 - 陶渊明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描绘自然美,但更多体现个人情感的抒发。
  • 陶渊明的《饮酒》:主张隐逸,表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风格更为沉静内敛。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文集》
  • 《宋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