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朝士使虏》
时间: 2025-01-04 11:10: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又见皇华赋北征,谪仙俊气似秋鹰。
诗成紫塞三更月,马渡黄河十丈冰。
赵北燕南有人否,禽胡归汉竟谁曾。
天家社稷英灵在,佳气时时起五陵。
白话文翻译:
又一次看到皇华(指皇帝的号令)赋予北方的征战,
谪仙般的英俊气质如同秋天的雄鹰。
诗作完成时,月光照耀紫塞(指边疆)在三更时分,
马儿渡过黄河时却是十丈厚的冰。
赵北和燕南是否还有人存在?
归顺汉朝的胡人到底有谁呢?
天家的社稷英灵依然在,
时常在五陵(指长安附近的陵墓)升起佳气。
注释:
- 皇华:古代指皇帝的威令。
- 谪仙:指被贬谪的神仙,形容人品高尚。
- 紫塞:指北方的边境地区。
-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这里暗指北方的艰苦环境。
- 赵北、燕南:指古代的地理位置,赵国位于北方,燕国位于南方。
- 社稷:国家的根本,象征国家的安定与繁荣。
- 五陵:指汉代的陵墓,常用于象征历史与荣耀。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谪仙”典故,出自李白等诗人,形象化表达了诗人对才华的自谦与对命运的不满。
- “黄河十丈冰”描绘了北方寒冷的环境,反映出当时战士面临的艰难困境。
- “天家社稷英灵在”表明对国家及其保护神的敬仰,体现出诗人家国情怀。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溪,宋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北方战乱时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动荡的深切关注和对国家前景的忧虑。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送朝士使虏》是一首融合了战争与自然景观的诗作。诗的开篇“又见皇华赋北征”直接点出征战的主题,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国家和将士的关心与期盼。接下来的“谪仙俊气似秋鹰”不仅描绘了诗人的才气,也象征着那些出征将士的英勇与气概。诗中对夜晚月色的描写,塑造出一种孤独而又壮烈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征途上的艰辛。
“马渡黄河十丈冰”则以饱满的意象唤起读者对北方严寒环境的感知,同时也暗示了战士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而“赵北燕南有人否,禽胡归汉竟谁曾”则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发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两句“天家社稷英灵在,佳气时时起五陵”表达了诗人对社稷安宁的渴望与对历史荣光的追忆,展现出深厚的家国情怀。整首诗气势磅礴,情感真挚,既有对战争的思考,也有对未来的期待,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又见皇华赋北征:再一次看到皇帝的号令下达北方的征战。
- 谪仙俊气似秋鹰:形容出征的将士,气质如同被贬谪的神仙般英俊,像秋天的雄鹰一般高亢。
- 诗成紫塞三更月:在紫塞边境,夜深人静时,月光洒下,诗人完成了这首诗。
- 马渡黄河十丈冰:描述马匹在厚冰上渡过黄河,暗示着极度寒冷的环境。
- 赵北燕南有人否:问道北方的赵国和南方的燕国是否还有人存在,带有一种历史感的悲哀。
- 禽胡归汉竟谁曾:归顺汉朝的胡人究竟有谁,表达对历史的反思。
- 天家社稷英灵在:即使在动荡中,国家的英灵依然存在。
- 佳气时时起五陵:时常有祥和的气息升起在五陵,寓意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将士比作“秋鹰”,形象生动。
- 对仗:如“赵北燕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排比:多个意象的排比,增强了诗的气势。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战争场景与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同时展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
意象分析:
- 皇华:象征国家的威严与命令,代表着统治者的决策。
- 谪仙:代表才华与命运的无奈,暗示诗人的自我认知。
- 黄河:象征北方的艰难与冷酷,突出战争的残酷。
- 五陵:历史的象征,代表着往昔的辉煌与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谪仙”是指什么? A. 被贬谪的神仙
B. 战士的称谓
C. 皇帝的称号
D. 诗人的别号 -
“马渡黄河十丈冰”中,黄河的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A. 战士的勇敢
B. 北方的气候
C. 国家富强
D. 诗人的孤独 -
诗中提到的“五陵”主要象征: A. 未来的希望
B. 历史的辉煌
C. 社会的动荡
D. 个人的追求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送朝士使虏》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但杜甫的诗更多地反映了个人的悲痛与国家的衰落,而杨万里的诗则在忧虑中透出对未来的期待与信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
- 《杨万里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