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函谷关》
时间: 2025-01-04 14:08:39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经函谷关
作者: 韦应物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洪河绝山根,单轨出其侧。万古为要枢,往来何时息。秦皇既恃险,海内被吞食。及嗣同覆颠,咽喉莫能塞。炎灵讵西驾,娄子非经国。徒欲扼诸侯,不知恢至德。圣朝及天宝,豺虎起东北。下沉战死魂,上结穷冤色。古今虽共守,成败良可识。藩屏无俊贤,金汤独何力。驰车一登眺,感慨中自恻。
白话文翻译
洪河从山根绝出,单轨铁路从它的侧面延伸。自古以来这里就是重要的枢纽,往来的人流何时能够停止?秦始皇依仗这里的险要,吞并了四方的土地。及至其后代,国家覆灭,咽喉之地再也无法堵塞。炎帝的车辆难以西行,娄子之地也非治国之地。只想扼制诸侯,却不知道要恢复真正的德行。圣明的朝代和天宝年间,东北的豺狼虎豹开始肆虐。战死的灵魂沉沦,冤屈的情绪交织成色。古今虽然都在守卫这个地方,成败却是显而易见的。这里的屏障没有杰出的人才,金汤之地又能有什么力量?驾车一登高望远,感慨之中不禁自怜。
注释
- 洪河: 指黄河,古称洪河。
- 单轨: 单轨铁路,指交通运输的方便。
- 要枢: 重要的交通枢纽。
- 秦皇: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第一位皇帝。
- 炎灵: 可能指炎帝,古代传说中的帝王。
- 娄子: 可能指古代某地的统治者或地方势力。
- 金汤: 指坚固的防御,象征性地指国家的力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诗作多描写山水田园、历史感慨等。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繁荣与动荡交替之际,韦应物借函谷关这一地理位置,表达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及对国家现状的忧虑。
诗歌鉴赏
《经函谷关》通过对函谷关这一重要交通枢纽的描写,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人事的变迁。诗中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还融入了对历史事件的反思,似乎在告诫后人:国家的安定与繁荣需要有德行的统治者,而不仅仅是依靠险要的地势。韦应物以“洪河绝山根”的开篇,营造出一种壮丽的景象,接着引入历史的回顾,表现出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历史教训的思考。同时,他通过将古今对比,强调了人才在国家兴衰中的重要性,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怀。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悠远,发人深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洪河绝山根: 描绘出洪河的壮观景象,暗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 万古为要枢: 强调函谷关自古以来是重要的交通枢纽。
- 秦皇既恃险: 秦始皇凭借险要的地势来扩张势力。
- 及嗣同覆颠: 后代王朝的覆灭让人感慨国家的脆弱。
- 炎灵讵西驾: 提到古代的炎帝,暗示对治理国家的无能。
- 徒欲扼诸侯: 仅仅想着控制地方势力,而不注重德治。
- 圣朝及天宝: 指代唐代的繁荣时光。
- 豺虎起东北: 豺狼象征外敌,暗示国家面临的威胁。
- 下沉战死魂: 战争带来的生命消逝,灵魂沉沦。
- 藩屏无俊贤: 边界防御空缺,没有优秀的人才。
- 驰车一登眺: 登高远望,感慨万千。
修辞手法: 此诗运用了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如古今对比,强调历史的教训与当今的危险,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函谷关这一重要地理位置,反映历史的变迁与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强调德治的重要性,寄托了诗人对国家的深切关怀。
意象分析
- 洪河: 象征国家的力量与历史的沉重。
- 函谷关: 代表着国家的要塞与防线。
- 豺狼: 象征外敌的侵扰与威胁。
- 战死魂: 反映战争带来的痛苦与牺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洪河”指的是哪个河流?
- A. 黄河
- B. 长江
- C. 淮河
- D. 赣江
-
诗中“秦皇既恃险”是指什么?
- A. 秦始皇利用险要地势扩张
- B. 秦始皇的军事才能
- C. 秦始皇的政治手腕
- D. 秦始皇的文化成就
答案:
- A. 黄河
- A. 秦始皇利用险要地势扩张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韦应物的《经函谷关》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均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但韦应物更加关注历史的沉重与国家的命运,而王之涣则更多表现对美景的赞美与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资料》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