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行》
时间: 2025-01-04 11:22:59
汉中在昔称梁州,地腴壤活人烟稠。
稻畦连陂翠相属,花树绕屋香不收。
年年二月春风尾,户户浇花压醪子。
长裙阔袖低盖头,首饰金翘竞奢侈。
自从铁骑落武休,胜事扫迹随江流。
道傍人荒鸟灭没,独有梨花伴寒食。
君不见当年劫火然,携老扶幼奔南山。
又不见拗项桥边事,七八千兵同日死。
死则义魄犹有归,存则偷生漫如此。
三人共,一碗灯,通夜纺绩衣鬅鬙。
八口同,半间屋,煮{左米右勾}椎冰常不足。
家粮一石五券钱,一半入口一半官。
男担军装出边边去,女荷畚锸填濠还。
梁山奕奕水汤汤,知他风几玉节郎。
昨日汉川过,香气夹道花成行。
还挝青鼍鼓,复拥白鹊旗,帐犀殿后车鸱。
营中闻之暖挟纩,尽道节制吾父师。
东军本皆孝顺儿,好在良牧绥牧之。
太清鱼不蕃,太缓琴不理。
师中有吉当自求,度外无功更谁喜。
秋风淅淅吹芙蓉,山童唤我歌汉中。
中欲歌兮何,为语前途胡秘阁,莫使兵贫复如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汉中在昔称梁州,地腴壤活人烟稠。稻畦连陂翠相属,花树绕屋香不收。年年二月春风尾,户户浇花压醪子。长裙阔袖低盖头,首饰金翘竞奢侈。自从铁骑落武休,胜事扫迹随江流。道傍人荒鸟灭没,独有梨花伴寒食。君不见当年劫火然,携老扶幼奔南山。又不见拗项桥边事,七八千兵同日死。死则义魄犹有归,存则偷生漫如此。三人共,一碗灯,通夜纺绩衣鬅鬙。八口同,半间屋,煮左米右勾椎冰常不足。家粮一石五券钱,一半入口一半官。男担军装出边边去,女荷畚锸填濠还。梁山奕奕水汤汤,知他风几玉节郎。昨日汉川过,香气夹道花成行。还挝青鼍鼓,复拥白鹊旗,帐犀殿后车鸱。营中闻之暖挟纩,尽道节制吾父师。东军本皆孝顺儿,好在良牧绥牧之。太清鱼不蕃,太缓琴不理。师中有吉当自求,度外无功更谁喜。秋风淅淅吹芙蓉,山童唤我歌汉中。中欲歌兮何,为语前途胡秘阁,莫使兵贫复如昨。
白话文翻译
汉中过去被称为梁州,土地肥沃,人口稠密。稻田连绵,翠绿相接,花树环绕屋舍,香气四溢。每年二月春风吹拂,家家户户浇花酿酒。妇女们穿着长裙阔袖,戴着低盖头,首饰金光闪闪,竞相奢侈。自从铁骑攻陷武休,往日的盛景随江流而去。路旁人烟稀少,鸟兽绝迹,只有梨花在寒食节陪伴。你不见当年战火连天,人们携老扶幼逃往南山。又不见拗项桥边,七八千士兵同日战死。战死者英魂犹存,生者却苟且偷生。三人共用一盏灯,整夜纺纱织布。八口之家挤在半间屋里,煮饭时常缺粮。家中粮食一石五券钱,一半自用一半交官。男子担军装出征边疆,女子背锸填壕。梁山巍峨,水势浩荡,不知风几玉节郎。昨日经过汉川,香气四溢,花成行。还敲青鼍鼓,挥白鹊旗,帐犀殿后车鸱。军中闻之,温暖如挟纩,都说节制吾父师。东军本皆孝顺儿,好在良牧绥牧之。太清鱼不蕃,太缓琴不理。师中有吉当自求,度外无功更谁喜。秋风淅淅吹芙蓉,山童唤我歌汉中。中欲歌兮何,为语前途胡秘阁,莫使兵贫复如昨。
注释
- 梁州:古代地名,今陕西汉中一带。
- 腴壤活:土地肥沃,生机勃勃。
- 醪子:酒。
- 铁骑:指敌军骑兵。
- 武休: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劫火:战火。
- 拗项桥: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鬅鬙:蓬松的样子。
- 勾椎:粗糙的木棒。
- 玉节郎:指高官。
- 挝青鼍鼓:敲打青色的鼍皮鼓。
- 白鹊旗:白色的旗帜。
- 帐犀:帐篷。
- 车鸱:战车。
- 太清:指天空。
- 鱼不蕃:鱼不繁盛。
- 太缓琴不理:指琴声缓慢,不合时宜。
- 胡秘阁:指胡宗宪,明代官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泳(生卒年不详),字泳之,宋代诗人。其诗多写景抒情,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汉中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同时也反映了战乱给当地人民带来的苦难。诗中通过对汉中昔日繁华与今日荒凉的对比,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汉中为背景,通过对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描绘,展现了汉中昔日的繁华和战乱后的荒凉。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稻畦连陂翠相属”、“花树绕屋香不收”等,生动地描绘了汉中的美景。同时,通过对战乱的描写,如“自从铁骑落武休,胜事扫迹随江流”,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刻反思。诗的结尾,诗人呼吁和平,希望不再有战乱,体现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汉中在昔称梁州:开篇点明地点和历史背景。
- 地腴壤活人烟稠:描绘汉中土地肥沃,人口稠密。
- 稻畦连陂翠相属:稻田连绵,翠绿相接。
- 花树绕屋香不收:花树环绕屋舍,香气四溢。
- 年年二月春风尾:每年二月春风吹拂。
- 户户浇花压醪子:家家户户浇花酿酒。
- 长裙阔袖低盖头:妇女们穿着长裙阔袖,戴着低盖头。
- 首饰金翘竞奢侈:首饰金光闪闪,竞相奢侈。
- 自从铁骑落武休:自从敌军攻陷武休。
- 胜事扫迹随江流:往日的盛景随江流而去。
- 道傍人荒鸟灭没:路旁人烟稀少,鸟兽绝迹。
- 独有梨花伴寒食:只有梨花在寒食节陪伴。
- 君不见当年劫火然:你不见当年战火连天。
- 携老扶幼奔南山:人们携老扶幼逃往南山。
- 又不见拗项桥边事:又不见拗项桥边,七八千士兵同日战死。
- 死则义魄犹有归:战死者英魂犹存。
- 存则偷生漫如此:生者却苟且偷生。
- 三人共,一碗灯:三人共用一盏灯。
- 通夜纺绩衣鬅鬙:整夜纺纱织布。
- 八口同,半间屋:八口之家挤在半间屋里。
- 煮左米右勾椎冰常不足:煮饭时常缺粮。
- 家粮一石五券钱:家中粮食一石五券钱。
- 一半入口一半官:一半自用一半交官。
- 男担军装出边边去:男子担军装出征边疆。
- 女荷畚锸填濠还:女子背锸填壕。
- 梁山奕奕水汤汤:梁山巍峨,水势浩荡。
- 知他风几玉节郎:不知风几玉节郎。
- 昨日汉川过:昨日经过汉川。
- 香气夹道花成行:香气四溢,花成行。
- 还挝青鼍鼓:还敲青鼍鼓。
- 复拥白鹊旗:挥白鹊旗。
- 帐犀殿后车鸱:帐篷和战车。
- 营中闻之暖挟纩:军中闻之,温暖如挟纩。
- 尽道节制吾父师:都说节制吾父师。
- 东军本皆孝顺儿:东军本皆孝顺儿。
- 好在良牧绥牧之:好在良牧绥牧之。
- 太清鱼不蕃:指天空,鱼不繁盛。
- 太缓琴不理:指琴声缓慢,不合时宜。
- 师中有吉当自求:师中有吉当自求。
- 度外无功更谁喜:度外无功更谁喜。
- 秋风淅淅吹芙蓉:秋风淅淅吹芙蓉。
- 山童唤我歌汉中:山童唤我歌汉中。
- 中欲歌兮何:中欲歌兮何。
- 为语前途胡秘阁:为语前途胡秘阁。
- 莫使兵贫复如昨:莫使兵贫复如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稻畦连陂翠相属”比喻稻田连绵,翠绿相接。
- 拟人:如“花树绕屋香不收”拟人化花树,香气四溢。
- 对仗:如“三人共,一碗灯”与“八口同,半间屋”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汉中昔日繁华与今日荒凉的对比,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诗中通过对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描绘,展现了汉中的美景,同时也反映了战乱给当地人民带来的苦难。诗的结尾,诗人呼吁和平,希望不再有战乱,体现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稻畦:稻田,象征丰收和富饶。
- 花树:花树,象征美丽和生机。
- 铁骑:敌军骑兵,象征战争和破坏。
- 梨花:梨花,象征孤独和坚韧。
- 劫火:战火,象征灾难和苦难。
- 南山:南山,象征避难和安全。
- 玉节郎:高官,象征权力和地位。
- 青鼍鼓:青色的鼍皮鼓,象征军队的威严。
- 白鹊旗:白色的旗帜,象征军队的标志。
- 帐犀:帐篷,象征军队的营地。
- 车鸱:战车,象征军队的装备。
- 芙蓉:芙蓉,象征美丽和纯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梁州”是指现在的哪个地区? A. 陕西汉中 B. 四川成都 C. 湖北武汉 D. 河南郑州
-
诗中提到的“铁骑落武休”是指什么事件? A. 敌军攻陷武休 B. 武休地区的丰收 C. 武休地区的节日 D. 武休地区的和平
-
诗中提到的“梨花伴寒食”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孤独 D. 宁静
-
诗中提到的“三人共,一碗灯”反映了什么生活状态? A. 富裕 B. 贫困 C. 热闹 D. 孤独
-
诗中提到的“东军本皆孝顺儿”表达了什么? A. 对东军的赞美 B. 对东军的批评 C. 对东军的同情 D. 对东军的恐惧
答案:
- A
- A
- C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了战乱后的荒凉景象。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宁静美丽的自然风光。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吴泳《汉中行》:两者都描绘了战乱后的荒凉景象,但杜甫的诗更多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而吴泳的诗更多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与吴泳《汉中行》:两者都描绘了自然风光,但王维的诗更多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而吴泳的诗更多表达了对战乱的反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吴泳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杜甫诗选》:收录了杜甫的诗作,可以与吴泳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
- 《王维诗选》:收录了王维的诗作,可以与吴泳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