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忠州使君八兄二首》

时间: 2025-01-19 20:07:42

邂逅江干不自期,坐倾谈屑看霏霏。

岂无清禁摛华地,只得名城衣锦归。

惜别定知双鬓换,问诗常恨寸心违。

目穷千里苍茫际,惟有樯乌向北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张忠州使君八兄二首
作者: 曾协

邂逅江干不自期,坐倾谈屑看霏霏。
岂无清禁摛华地,只得名城衣锦归。
惜别定知双鬓换,问诗常恨寸心违。
目穷千里苍茫际,惟有樯乌向北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与张忠州相遇的情景,虽然是意外的相逢,却让人倍感珍惜。两人坐在江边,谈笑之间,细雨飘洒,仿佛在享受这悠闲的时光。诗人感慨,虽然有清雅的地方可供吟咏,但最终还是要回到繁华的名城,带着锦衣归去。分别之际,诗人意识到岁月无情,自己头发已经渐渐变白,心中常常对诗歌的追求感到遗憾。远望千里之外的苍茫景色,唯有那只孤独的乌鸦朝北飞去,似乎在象征着离别的无奈。

注释:

  • 邂逅:意外相遇。
  • 江干:江边。
  • 谈屑:谈话中细微琐事。
  • 霏霏:细雨纷飞。
  • 清禁:清雅的地方。
  • 摛华:装饰华丽。
  • 名城:繁华的城市。
  • 衣锦归:指荣归故里。
  • 双鬓:指两鬓的头发。
  • 寸心:内心的情感。
  • 目穷:目光所及之处。
  • 苍茫际:宽广模糊的边际。
  • 樯乌:指孤独的乌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协,字仲华,宋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以情感细腻和意象丰富著称。他的诗常常蕴含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送别张忠州的场合,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愉悦与离别时的惆怅,反映了当时社会人际关系的深厚和人们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江边的偶遇为开端,描绘了友人之间的欢聚时光。诗人通过细致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诗中“岂无清禁摛华地,只得名城衣锦归”一句,表达了即使有清雅的场所可留恋,但最终还是要回到繁华的城市,这种对繁华与清雅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思考。惜别之时,诗人感慨岁月流逝,双鬓渐白,心中对诗歌的追求感到遗憾。最后的“惟有樯乌向北飞”,则用孤独的乌鸦象征离别,给人以深深的惆怅和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宋代诗人的艺术风格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邂逅江干不自期:意外在江边相遇,原本没有预期。
  2. 坐倾谈屑看霏霏:两人坐下谈天说地,细雨飘洒,增添了闲适的氛围。
  3. 岂无清禁摛华地:难道没有清雅的地方可去吟咏?
  4. 只得名城衣锦归:但最终还是要回到繁华的城中,身披华服。
  5. 惜别定知双鬓换:离别时,明白岁月无情,双鬓已变白。
  6. 问诗常恨寸心违:问起诗歌,常常感到内心的追求与实际相违。
  7. 目穷千里苍茫际:目光所及,千里之外是苍茫的景色。
  8. 惟有樯乌向北飞:唯有那孤独的乌鸦向北飞去,象征着离别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樯乌”比喻孤独的离别。
  • 对仗:如“惜别定知双鬓换,问诗常恨寸心违”,工整而富有韵律感。
  • 拟人:细雨“霏霏”如同有情有意,让人倍感亲切。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谊的珍惜与对离别的惆怅,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理想追求的遗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干: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 霏霏:细雨象征着柔和与温情。
  • 名城:象征着繁华与现实。
  • 双鬓: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樯乌:孤独与离别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友谊的珍惜
    B. 对自然的赞美
    C. 对战争的思考
    D. 对生活的无奈

  2. “惟有樯乌向北飞”中的“樯乌”象征什么? A. 友谊
    B. 离别
    C. 追求
    D. 自然

  3. 诗中提到的“名城”指的是? A. 自然景观
    B. 繁华的城市
    C. 诗歌的地方
    D. 朋友的家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王之涣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诗词对比:

  • 曾协与王之涣的送别诗:两者都表达了对离别的惆怅,但曾协更注重于内心的感受,而王之涣则更侧重于壮阔的景象和豪情。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诗词解析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