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重过张氏园林二首 其一
驻马深林下,名园两度游。
独寻花里径,更上竹西楼。
池鸟閒相语,山云澹不流。
却思离乱日,松菊负高秋。
白话文翻译:
在深林下停车,游览这名园已有两次。
我独自寻觅花间小径,走上竹子掩映的西楼。
池塘里的鸟儿闲适地相互鸣叫,山上的云彩淡淡地飘浮不定。
然而我却思念那离乱的日子,松树和菊花承载着深秋的气息。
注释:
- 驻马:停车,指停下来休息。
- 名园:著名的园林。
- 独寻:独自寻找。
- 花里径:花丛中的小路。
- 竹西楼:竹子掩映的楼阁。
- 池鸟:池塘里的鸟。
- 闲相语:悠闲地交谈。
- 山云:山中的云雾。
- 澹不流:淡淡的,不流动的。
- 离乱日:指离别和动乱的日子。
- 松菊:松树与菊花,象征高洁的品格。
典故解析:
该诗并未直接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松菊”一词常用来象征高洁与坚韧,反映出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谢榛(约1567年-1620年),明代诗人,字子华,号龙溪,浙江人。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体现出浓厚的个人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谢榛游览张氏园林时,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往日离乱生活的思考,体现了他心中对宁静与美好的渴望。
诗歌鉴赏:
《重过张氏园林二首 其一》是一首描写园林美景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幽静而美丽的园林景象。开篇“驻马深林下,名园两度游”,展现了诗人对这片园林的熟悉与喜爱。接着,诗人独自寻觅花间小径,意在表达一种追求宁静、内心安详的心境。在“池鸟闲相语,山云澹不流”的描写中,鸟儿的闲适和山云的静谧交织在一起,渲染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气氛,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然而,诗的最后却转向对过去离乱日子的思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伤与对现实的反思。全诗通过对比,展现了宁静与动乱之间的强烈对比,使人不仅感受到自然之美,还引发了对人世变迁的深思。诗中“松菊负高秋”更是将秋天的萧瑟与内心的孤独结合,深化了主题,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驻马深林下:在深林中停车,暗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 名园两度游:已游览这著名园林两次,表明对园林的喜爱。
- 独寻花里径:独自寻找花丛中的小路,表现出对自然的独特体验。
- 更上竹西楼:再次登上竹林掩映的西楼,象征着对高处美景的向往。
- 池鸟闲相语:池塘里的鸟儿悠闲地交谈,描绘了宁静的自然景象。
- 山云澹不流:山中的云彩淡淡地停留,体现自然的静谧。
- 却思离乱日:转而思念那些离乱的日子,表达内心的感伤。
- 松菊负高秋:松树和菊花承载着深秋的气息,象征着高洁与孤独。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池鸟闲相语,山云澹不流”,词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鸟儿“相语”,山云“澹不流”,赋予自然以生命,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宁静自然的向往与对动乱生活的感伤,展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情感。
意象分析:
- 深林:象征着隐秘与宁静,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
- 名园:代表美好的生活追求。
- 花:象征着美与短暂的生命。
- 竹楼:象征着高洁的追求,表达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 池鸟:象征着闲适与自由。
- 山云:象征着变化与不定的生活。
- 松菊:象征着坚韧与高洁,代表诗人的人格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驻马深林下”是什么意思?
- A. 在深林中骑马
- B. 在深林中停车
- C. 在深林中散步
- D. 在深林中游玩
答案:B
-
诗人提到的“池鸟闲相语”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 A. 忧伤
- B. 宁静
- C. 热闹
- D. 离别
答案:B
-
“却思离乱日”中的“离乱”指的是什么?
- A. 离开和动乱的生活
- B. 离别和团聚的日子
- C. 离乡背井的心情
- D. 离去的朋友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具有相似的主题情感。
- 《春望》:反映了动乱中的忧伤与失落,强调了与《重过张氏园林》的对照:一种对动乱的敏感与思索。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谢榛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