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雪後晴初快,春前日渐长。
菊根萌已动,梅藟意先香。
禽语惊幽枕,冰消涨野塘。
衰残难出户,不是嬾衣裳。
白话文翻译:
雪后天初晴,春天的日子渐渐变长。
菊花的根部已经开始发芽,梅花的香气也开始显现。
鸟儿的鸣叫打破了宁静的梦境,冰雪融化,水塘开始上涨。
衰老的我难以出门,不是因为懒得换衣裳。
注释:
- 雪後:指雪后天气转晴,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晴初:刚刚晴朗,形容天色的变化。
- 菊根:指菊花的根,春天会发芽。
- 萌动:指植物开始生长,萌芽。
- 梅藟:梅花的香气,象征春天的气息。
- 禽语:鸟儿的叫声,象征春天的生机。
- 幽枕:宁静的枕头,暗示夜晚的安静。
- 冰消:冰雪融化,暗喻冬去春来。
- 涨野塘:指水位上升,象征生机的回归。
- 衰残:身体衰老,难以出门。
- 嬾衣裳:懒得穿衣服,形容无心出门。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生命的感悟。诗中“菊根萌已动,梅藟意先香”可以看作是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春天象征着新的生命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和词人,生于1125年,卒于1210年。他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建立与北方金朝的统治,作品中充满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雪后春初之际,映衬了作者对春天的期待与对衰老的感慨。陆游常常在诗中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这首诗也不例外,展现了他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珍惜。
诗歌鉴赏:
《雪后》是一首描绘雪后春初的古诗,整体上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首句“雪後晴初快”以简单直接的语言描绘了天气的变化,给人一种清新明快的感觉。随着春天的到来,作者观察到自然界的变化,菊花开始萌芽,梅花的香气飘散,这些细节不仅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希望与期盼。
“禽语惊幽枕”一句,鸟儿的鸣叫打破了静谧,象征着春的到来与生活的复苏,给人以生机勃勃的印象。最后两句“衰残难出户,不是嬾衣裳”则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衰老的无奈与感慨,虽然春天的美好让人向往,但身体的衰弱让他难以享受外面的美景。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蕴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身处境的思考,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个人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雪後晴初快:描绘了雪后初晴的愉悦心情,为整首诗定下了明快的基调。
- 春前日渐长:春天即将到来,日照时间逐渐延长,表现了希望。
- 菊根萌已动:生动描绘了春天的生命力,寓意万物复苏。
- 梅藟意先香:梅花的香气先行,象征着春的气息和新的开始。
- 禽语惊幽枕:鸟儿的叫声打破了宁静,暗示春的到来。
- 冰消涨野塘:冰雪融化,水塘上涨,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衰残难出户:表达了作者对身体衰老的无奈。
- 不是嬾衣裳:并非懒惰,而是身体的局限,强调对春天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菊根萌已动”,通过萌动形象化春天的生命。
- 拟人:禽语“惊幽枕”,使得自然界与人的感情产生共鸣。
- 对仗:如“冰消涨野塘”,工整的对仗使诗句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衰老的感慨,主题在于对新生的渴望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象征寒冷与冬季的结束。
- 春:象征新的开始与生命的复苏。
- 菊根:象征生命力与希望。
- 梅藟:象征春天的气息与美好。
- 禽语:象征生机与活力。
- 冰消:象征冬去春来。
- 野塘:象征自然的变化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冰消”意味着什么? A. 冬天的来临
B. 春天的到来
C. 夏天的来临 -
“衰残难出户”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渴望
B. 对冬天的怀念
C. 对衰老的无奈
答案: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王安石《泊船瓜洲》
诗词对比: 陆游的《雪后》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都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后者则强调自然与生命的轮回。两首诗都展现了对生命的热爱,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陆游诗文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