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北窗暖焰满炉红,
夜半涛翻古桧风。
老死爱书心不厌,
来生恐堕蠹鱼中。
白话文翻译:
在北窗下,炉火温暖,火焰映红了整个屋子;
半夜时分,风吹动古老的松树,发出涛涛声响。
即使老死,我对书的热爱仍然不减,
担心来生会沦落为书虫,啃食书本。
注释:
- 北窗:指北面的窗户,通常在冬天能避寒,适合读书。
- 暖焰:温暖的火焰。
- 夜半:指半夜,夜深人静的时候。
- 涛翻:翻滚的波涛,这里用来形容风在树上的声响。
- 古桧风:古老的桧树,风吹过时发出的声音。
- 老死:在年老时死去。
- 爱书心不厌:对书籍的热爱始终不减。
- 来生:指来世、来生。
- 蠹鱼:书虫,指以书本为食的虫子。
典故解析:
“蠹鱼”出自《山海经》,古代文人常用来形容那些沉迷于书籍的人的状态。诗中提到“来生恐堕蠹鱼中”,寓意对书籍的热爱之深,甚至愿意为此而转世为书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和爱国者。他一生致力于报国,作品多表达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陆游的诗歌以情感真挚、语言生动而闻名,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寒夜读书》创作于晚年,陆游在经历了多次政治挫折后,愈加珍视读书的乐趣与精神寄托。在寒冷的冬夜,蜡烛微光下的读书场景,映射了他对书籍的执着与热爱。
诗歌鉴赏:
《寒夜读书》展现了陆游在严寒的冬夜中,借助温暖的炉火,沉浸在书本世界中的情景。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首联“北窗暖焰满炉红”描绘了温暖的气氛,给人一种安详的宁静感;而“夜半涛翻古桧风”则引入了自然的声音,使得室内的温暖和外界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一种孤独而又宁静的氛围。
在下联中,陆游以“老死爱书心不厌”表达了他对书籍的深厚情感,尽管年事已高,仍然对阅读保持着永恒的热情。最后一句“来生恐堕蠹鱼中”更是升华了主题,诗人担忧自己来生若无书籍可读,宁愿化为书虫以继续与书为伴,这种情感表达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体现了陆游作为一位文人的苦闷与执着,展现了他对读书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北窗暖焰满炉红:描绘了诗人坐在北窗旁,炉火温暖,红光映照的舒适环境。
- 夜半涛翻古桧风:描绘了夜深时分,外面古老的桧树在风中摇曳发出的声音,增添了孤独的氛围。
- 老死爱书心不厌:表达了即使年老,诗人对书籍的热爱依然不减。
- 来生恐堕蠹鱼中:表达了对来生的担忧,若不能读书,宁愿化为书虫,体现了对书籍的深切依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爱书之情与“老死”结合,强调热爱书籍的程度。
- 对仗:上下联的结构工整,形成鲜明的对比。
- 意象:炉火、桧风等意象的运用,营造出温暖与寒冷的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反映了陆游作为文人对书籍的依赖和对生命意义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北窗:象征着温暖与宁静的读书环境。
- 暖焰:象征着生命的温情与热爱。
- 古桧:象征着历史的沧桑与自然的力量。
- 书虫:象征着对书籍的沉迷与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环境是: A. 温暖的春天
B. 寒冷的冬夜
C. 炎热的夏天
D. 秋天的傍晚 -
诗人对书籍的态度是: A. 不感兴趣
B. 随意阅读
C. 热爱且执着
D. 只读名著 -
“来生恐堕蠹鱼中”表达了诗人对来生的担忧,宁愿化为书虫是因为: A. 不再读书
B. 书虫的生活很幸福
C. 依赖书籍的生活
D. 不想转世
答案:
- B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陆游《寒夜读书》 vs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思考,陆游更侧重于对书籍的热爱,而白居易则体现了对人生的感慨与离别的忧伤。两者在意象的使用上也各有特点,陆游偏重于静谧的读书环境,白居易则通过春草表达人生的无常与变化。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