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奔医时亭往攸县省觐》
时间: 2025-01-04 12:45:2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奔医时亭往攸县省觐
——杨万里
雪恰来时子恰行,
白云飞边双眼明。
阿母几年不相见,
阿兄唤渠来作伴。
探囊半粒黄金丹,
湘南小儿开病颜。
江西两奔留不住,
并被湘南夺将去。
白话文翻译:
在雪正好降下的时候,你正好出发,
白云飘动间,双眼明亮如星。
母亲已经好几年没有见面,
哥哥叫你来陪伴我。
掏出半粒黄金丹,
让湘南的小儿换回病容。
江西的两位奔医无法留下,
全被湘南夺走了。
注释:
字词注释:
- 恰:正好,恰好。
- 行:出发,行走。
- 阿母:母亲。
- 几年:指多年,表示时间久远。
- 阿兄:哥哥。
- 渠:他,指代奔医。
- 探囊:掏出袋中的东西。
- 黄金丹:指一种珍贵的药物,可能暗指医治的药方。
- 湘南:指湘江以南地区,可能是此地的特定地方名。
- 开病颜:指恢复健康的面容。
- 两奔:指两位医生或奔波于医疗之间的人。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看作是对家人思念与医者责任的表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晚号“天台山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咏物抒情而著称,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独到见解使他在诗坛上独树一帜。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民生困苦。诗人通过对奔赴湘南的医者的送别,表达了对家人深切的思念以及对医治病患的责任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亲情和健康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结合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情感丰富的画面。开头的“雪恰来时子恰行”,用雪景渲染出一种清新而又略显凄凉的氛围,带着一种送行的仪式感。白云飞动的意象,不仅描绘了天空的变化,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流动。接着,诗人通过对家庭成员的思念,展现了对母亲和兄长的深情,表达了对团聚的期待和现实的无奈。
“探囊半粒黄金丹”一联,通过对医者的描写,表现出他在拯救他人健康方面的努力与无私奉献,反映出医者仁心的崇高理想。而最后两句则流露出对江西奔医的惋惜,暗示了医者在救治病人时的艰辛与无奈,体现了社会对医者的需求与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借助自然景物的描绘与家庭情感的交融,展现了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生命的尊重,深具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雪恰来时子恰行:雪正好降下时,你正好踏上旅程,展现出自然与人的和谐。
- 白云飞边双眼明:白云飘动间,双眼如星般明亮,传达出对远行者的关注与期待。
- 阿母几年不相见:母亲已经好几年未曾相见,体现出亲情的疏离和思念的深重。
- 阿兄唤渠来作伴:哥哥呼唤你来陪伴,增强了家庭的温暖感。
- 探囊半粒黄金丹:掏出一颗珍贵的药,象征着为他人奉献的医者精神。
- 湘南小儿开病颜:湘南的小儿恢复了健康的面容,显示了医者的成功与贡献。
- 江西两奔留不住:两位奔波的医者无法停留,表明了医者的辛劳与牺牲。
- 并被湘南夺将去:最终被湘南夺走,寓意着资源的紧缺与医者的稀缺。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黄金丹”比喻珍贵的药物,表达了医者的重要性。
- 拟人:白云与双眼的描绘使自然景物具有人情味。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奔医的送别,表达了对家庭亲情的思念与对医疗事业的尊重,传达出人们对健康和团聚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象征纯洁与新生,映衬出送别的氛围。
- 白云:象征流动与变化,体现生活的无常。
- 黄金丹:象征珍贵的生命与健康,体现医者的价值。
- 湘南:地名象征,代表着医疗资源的流动与竞争。
- 阿母与阿兄:家庭情感的象征,强化了思念与温情的主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阿母”指的是谁?
A. 妹妹
B. 妈妈
C. 妻子
D. 朋友 -
“探囊半粒黄金丹”中的“黄金丹”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药
B. 一种食物
C. 一种饮品
D. 一种珠宝 -
诗中提到的“湘南”是指哪个地区?
A. 江西以南
B. 湖南以南
C. 北京以南
D. 上海以南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杜甫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夜喜雨》相比,杨万里的作品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国事的关怀。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情的关注。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