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

时间: 2024-12-31 02:17:06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

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

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

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荷花 李商隐 〔唐代〕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
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
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
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白话文翻译:

这荷花色彩无以相媲美,然而这香气又怎能忍受呢?
瑶席上乘凉摆好,金色的缰绳在晚风中随意飘落。
回头时灯光照在绮罗上,渡过水面时袜子沾湿了罗裙。
预想着前秋的别离,梦中歌唱着离居的舟歌。


注释:

  • 都无色可并:没有什么颜色能与之相媲美。
  • 不奈此香何:却又忍不住想要感受这香气。
  • 瑶席:一种华丽的席子,象征优雅的环境。
  • 金羁:金色的缰绳,象征高贵和优雅。
  • 回衾:回过头来用被子,暗指夜晚的温暖。
  • 渡袜:穿着袜子渡水,表现了生活的细节和情感的流动。

典故解析:

  • 瑶席: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表达优雅、华美的环境。
  • 秋别:秋天是离别的季节,常用于表达伤感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2年-858年),唐代著名诗人,以其精致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融合了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意象,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爱情的感慨。

创作背景:

《荷花》创作于唐代,正值诗人经历人生的困顿与感情的波折之时。此诗正是他对生活的感悟与内心情感的流露,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离别的惆怅。


诗歌鉴赏:

《荷花》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李商隐通过对荷花的描写,传达了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和对离别的感伤。诗的开头便呈现出一种对荷花的崇敬与热爱,荷花的美丽与芬芳使得诗人心生向往。然而,美好的事物往往伴随着忧愁,诗人在享受荷花之香的同时,也不免想到即将到来的离别与孤独。

接下来的几句描写了一个优雅的夏夜,瑶席和金羁勾勒出一种富贵而又闲逸的生活场景,然而在这宁静的夜晚中,诗人的心中却是波澜起伏。他用“回衾灯照绮”描绘出一种温暖而又孤独的氛围,暗示着虽然身处美景之中,心中却难以平静。

最后两句“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更是将诗歌的情感推向高潮,离别的情绪如潮水般涌来,诗人通过梦境中的歌声表达了对未来离别的无奈与惆怅。整首诗在美的外表下,蕴藏着深沉的情感,使人感受到唐代诗人的细腻与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表达荷花的美丽无可比拟,但香气又让人难以自持。
  2. 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描绘了一幅优雅的夏日场景,尽管美好却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3. 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细腻的生活细节,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观察与感受。
  4. 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通过梦境引出对离别的思考,情感更显深沉。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瑶席”、“金羁”比喻优雅的生活状态。
  • 拟人:将香气和荷花赋予情感,使其更具生命力。
  • 对仗:如“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形成了平衡与和谐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离别的深切感慨,展现了李商隐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荷花:象征纯洁、美丽,以及对生活美好的追求。
  • 瑶席:象征富贵、优雅的环境,代表诗人的生活追求。
  • 金羁:象征高贵与自由,暗示生活的羁绊与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商隐的《荷花》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伤
    C. 愤怒

  2. “瑶席”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普通生活
    B. 富贵与优雅
    C. 自由与奔放

  3. 诗中提到的“秋别”主要指什么? A. 秋天的到来
    B. 离别的忧伤
    C. 收获的喜悦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同样表达离别之情,背景与情感相似。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描写了送别的情景与情感,意境相近。

诗词对比:

《荷花》与《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但《荷花》更多地涉及个人内心的细腻情感,而《赋得古原草送别》则更侧重于友情与离别的场景描写。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李商隐诗集》
  3.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