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国闲居》

时间: 2025-01-17 10:36:33

贫闲日高起,门巷昼寂寂。

时暑放朝参,天阴少人客。

槐花满田地,仅绝人行迹。

独在一床眠,清凉风雨夕。

勿嫌坊曲远,近即多牵役。

勿嫌禄俸薄,厚即多忧责。

平生尚恬旷,老大宜安适。

何以养吾真,官闲居处僻。

意思解释

昭国闲居

原文展示:

贫闲日高起,门巷昼寂寂。
时暑放朝参,天阴少人客。
槐花满田地,仅绝人行迹。
独在一床眠,清凉风雨夕。
勿嫌坊曲远,近即多牵役。
勿嫌禄俸薄,厚即多忧责。
平生尚恬旷,老大宜安适。
何以养吾真,官闲居处僻。

白话文翻译:

在这贫穷闲适的日子里,我早晨起得很晚,街道和巷子里显得格外寂静。
此时正值夏季,早晨的阳光照耀,却因天气阴沉而几乎没有客人来访。
槐花盛开在田野之间,几乎没有人走过的痕迹。
我独自一人躺在床上,享受着清凉的风和雨的夜晚。
不要嫌弃这地方偏僻,近处反而事物繁杂。
也不要觉得我俸禄微薄,厚重的俸禄反而带来更多的忧虑和责任。
我一生都追求心境的宁静与旷达,年老时应当享受安适的生活。
我该用什么来维持我真实的自我呢?在这个闲适的官职上,生活的环境又是如此偏僻。

注释:

  • 贫闲:形容生活贫穷而闲适。
  • 高起:早上起得晚,指生活悠闲。
  • 寂寂:安静无声,形容环境的清冷。
  • 槐花:指槐树的花,象征自然的美好。
  • 牵役:指繁杂的事务和责任。
  • 禄俸:指官员的薪俸,表现社会地位的高低。
  • 恬旷:心境宁静、开阔。
  • 养吾真:维持真正的自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作品以清新、明快著称,关注社会民生,倡导诗歌的通俗性和社会性。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白居易晚年,反映了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繁杂事务的厌倦。时值唐代政治动荡,诗人选择隐居,寻求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

诗歌鉴赏:

《昭国闲居》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展现了白居易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态度的反思。诗中,诗人通过描绘自己所处的环境与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安逸生活的向往。开头“贫闲日高起,门巷昼寂寂”展示了他闲适的生活状态,接着描绘了夏日的景象与宁静,显示出他对自然的热爱。

在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上,诗人强调了官场的纷扰与社会责任的沉重,反映出他对清静生活的向往与对繁忙生活的逃避。“勿嫌坊曲远,近即多牵役”,不仅是对生活环境的描述,也道出对人际关系复杂的无奈。最后,诗人用“何以养吾真”自问,展现了对真正自我的追寻与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贫穷而闲适的生活,早起却无所事事。
    2. 夏日炎热,鲜有人来访,反映出孤独感。
    3. 槐花盛开在田间,表明自然的宁静。
    4. 卧于床上,享受清凉的夜晚,体现对内心的满足。
    5. 远离繁杂事务,反而让人安心。
    6. 微薄的俸禄,反而减轻了负担。
    7. 一生追求宁静,老年则更应享受。
    8. 追寻真实的自我,反映出对隐居生活的珍视。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勿嫌坊曲远,近即多牵役”对称工整。
    • 比喻:将生活的繁杂与宁静进行比较,展现心理对比。
    • 意象:槐花、清凉风雨等自然意象,增强诗的氛围。
  •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生活的反思,表达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

意象分析:

  • 槐花:象征自然美、生活的宁静。
  • 清凉风雨:代表舒适与安逸的生活状态。
  • 官闲居处僻:暗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逃避和对自我真实状态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态度是: A. 喜欢
    B. 厌倦
    C. 无所谓
  2. “槐花满田地”中的槐花象征: A. 繁华
    B. 宁静
    C. 忧愁
  3. 诗中提到“勿嫌坊曲远”,意思是: A. 生活安逸
    B. 生活繁忙
    C. 生活简单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归园田居》陶渊明:抒发了隐居田园的理想。

诗词对比

  • 比较《昭国闲居》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两者均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白居易更注重当下的心境,而陶渊明则更强调对理想田园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选》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