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孙之翰对雪》
时间: 2025-01-01 12:57:5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依韵和孙之翰对雪
作者:范仲淹 〔宋代〕
江干往往腊不雪,今喜纷纷才孟冬。
乃知王泽寝及远,益明天意先在农。
有年预可慰四海,大瑞且当闻九重。
况此湖山满清思,与君交唱若为慵。
白话文翻译:
在江边,往年腊月常常没有雪,今年孟冬却喜见纷纷白雪。
可知王泽的气候与远方的农田息息相关,这更能感知天意的先兆。
有的年份,雪的到来可以安慰四海百姓,这样的大瑞应当传遍天子耳中。
更何况这湖山之间满是清新的思绪,与君共唱时又怎能心生懈怠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江干:江边。
- 腊:指农历腊月。
- 孟冬:农历十月,即冬季的开始。
- 王泽:指王泽地区,可能寓意较远的地方。
- 九重:指天子,古代对皇帝的尊称。
- 清思:清澈的思绪,指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思考。
- 慵:懒散、疲倦。
典故解析:
- 王泽:古代传说中,王泽是一个有良好气候的地方,象征着丰收与安宁。
- 九重:古代对皇帝的尊称,表示对皇权的尊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作品以豪放、清新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北宋时期,正值农耕社会,雪的降临象征着丰收和天意的显现。诗人通过描写雪景,表达对国家和民生的关心,同时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雪景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欣赏与对时局的思考。开头两句,通过对比往年腊月没有雪的情况,突出了今年冬季的不同,表达了对雪的喜悦之情。接下来,诗人联想到雪与农田的关系,表明自然现象预示着丰收的希望,展示了诗人对国家和民生的关切。接下来的句子则通过“大瑞”二字,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暗含了对皇帝的期望。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清澈思绪,强调了与友人相交的愉快心情,展现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与温情。整首诗情景交融,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干往往腊不雪:在江边,往年腊月常常没有下雪。
- 今喜纷纷才孟冬:今年的孟冬却欣喜地看到了纷纷扬扬的雪花。
- 乃知王泽寝及远:这才明白王泽地区的气候与远方的农田有联系。
- 益明天意先在农:这更能感知天意的先兆,预示着丰收的可能。
- 有年预可慰四海:某些年份的雪,可以安慰四海百姓。
- 大瑞且当闻九重:这样的祥瑞应当传到天子耳中。
- 况此湖山满清思:更何况这湖山之间满是清新的思绪。
- 与君交唱若为慵:与君共唱时又怎能心生懈怠呢?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往往”与“今喜”的对比,突出今年的特别。
- 象征:雪象征着丰收与希望,具有深远的寓意。
- 排比:多处使用排比,增强了语势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雪的喜悦、对自然的感悟、对国家未来的期待以及对友谊的珍视。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诗人传达了深厚的情感和对社会的关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象征着纯洁、希望和丰收。
- 江干:代表自然与生活的交融。
- 湖山:象征着宁静的思考与内心的清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江干往往腊不雪”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失落
B. 喜悦
C. 惆怅 -
“大瑞且当闻九重”中“大瑞”指的是什么?
A. 大雪
B. 大丰收
C. 大吉祥 -
诗中提到的“王泽”象征什么?
A. 富饶的土地
B. 远方的农田
C. 美好的未来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 - 李白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岑参
诗词对比:
对比李白的《夜泊牛津》,两者都描写了冬季的自然景象,但李白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范仲淹则兼顾了社会和国家的关怀,展现出不同的诗歌风格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范仲淹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通过这些资料,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范仲淹的诗歌及其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