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袁通判》

时间: 2024-09-19 21:57:28

舟行可十里,上岸即山林。

曲径抱深意,怪松传古音。

平生能几到,好处欲穷寻。

春鸟一声处,乡关又上心。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舟行可十里,上岸即山林。
曲径抱深意,怪松传古音。
平生能几到,好处欲穷寻。
春鸟一声处,乡关又上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水上行舟,行至十里之后,上岸便是郁郁葱葱的山林。蜿蜒的小路蕴含着深远的意境,奇形怪状的松树仿佛在传递古老的声音。作者在一生中能到达多少这样的地方呢?他渴望探寻的美好之处,似乎总是想要穷尽。春天的鸟鸣声传来,勾起了他对故乡的思念。

注释:

  • 舟行可十里:舟行十里,形象地描绘出行船的距离。
  • 上岸即山林:表示上岸后便是山林,相互衬托出自然的美丽。
  • 曲径抱深意:曲折的小路蕴含着深远的哲理和情感。
  • 怪松:指形态奇特的松树,象征古老的智慧。
  • 平生能几到:在一生中能到达多少这样的美好之地。
  • 好处欲穷寻:渴望探寻美好的事物。
  • 春鸟一声处:春天的鸟叫声,触动内心的乡愁。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怪松”可能象征着古代文人对自然的崇敬与对古文化的追寻,古松常常是文人笔下的常客,代表着历史的沉淀与智慧的传承。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陈著,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写景抒怀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 创作背景:此诗或许是在游历途中写成,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宋代文人游历山水、寄情于自然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舟行和山林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故乡的思念。开篇“舟行可十里”引领读者进入一个水乡的意境,随着船行的距离,心灵也随之游走。在“上岸即山林”的对比中,诗人将水面上的宁静与岸边的生机勃勃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对自然的敬畏与珍惜。接下来的“曲径抱深意”,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小路的曲折,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对于“怪松”的描绘,似乎在传达一种古老的智慧与自然的和谐。整首诗以“乡关又上心”结尾,将自然的美景与内心的乡愁结合,深化了情感的层次,使人感受到一种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此诗在语言上简洁而富有意蕴,在情感上温暖而深邃,体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融合理解,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舟行可十里:行舟的距离描绘出诗人悠然的心境。
    • 上岸即山林:从水到岸,展现自然的丰富多样。
    • 曲径抱深意:小路的蜿蜒让人思考人生的曲折与哲理。
    • 怪松传古音:松树与古音之间的联系,体现对传统的追忆。
    • 平生能几到:表达诗人对这一生的思考与期待。
    • 好处欲穷寻:追求美好事物的渴望,反映了积极的人生态度。
    • 春鸟一声处:鸟鸣声唤起对家乡的思念,情感真挚。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怪松传古音”,通过松树传递古老的声音,增强诗意。
    • 拟人:将松树拟人化,使其与历史联系,增加情感深度。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游历与思乡的结合,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体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意象分析:

  • :象征行走与探索,代表着人生的旅程。
  • 山林:自然的象征,代表着心灵的栖息地。
  • 曲径:人生的曲折,象征着追求与探索的道路。
  • 怪松:古老的智慧与自然的联结,象征着历史的沉淀。
  • 春鸟:生命与希望的象征,带来对故乡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舟行可十里”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 A) 诗人对水乡的热爱
    • B) 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 C) 诗人对山林的描绘
  2. “春鸟一声处”中的“春鸟”象征什么?

    • A) 死亡
    • B) 生命与希望
    • C) 旅行的结束
  3. 诗中提到的“怪松”传递了什么样的意象?

    • A) 现代化
    • B) 古老的智慧
    • C) 生命的脆弱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诗词对比: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与陈著的《同袁通判》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李白更侧重于瞬间的美丽与豪情,陈著则注重内心的感受与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