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避难六首》

时间: 2025-01-01 15:20:12

人生有如梦,世变亦浮沤。

无有悟双遣,穷通归四休。

终期风日美,不见雪霜愁。

此意因相谂,聊宽无益忧。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居避难六首
作者: 陈著 〔宋代〕

人生有如梦,世变亦浮沤。
无有悟双遣,穷通归四休。
终期风日美,不见雪霜愁。
此意因相谂,聊宽无益忧。


白话文翻译:

人生就像一场梦,世间的变迁也如浮沤般短暂。
没有什么可以真正领悟的,穷困与通达最终都归于安宁的休息。
最终期望的只是风和日丽,并不想看到雪霜的忧愁。
我将这些想法进行思虑,因此稍微减轻了无谓的忧虑。


注释:

  • 人生有如梦:指人生虚幻无常,像梦一般。
  • 世变亦浮沤:世间事物变化无常,如同浮沤般轻浮。
  • 无有悟双遣:没有什么可以真正领悟的,双遣指的是对困扰的解脱。
  • 穷通归四休:无论是穷困还是通达,最终都会归于安宁的休息。
  • 终期风日美:最终所期望的只是风和日丽的美好时光。
  • 不见雪霜愁:不想看到雪霜带来的忧愁。
  • 此意因相谂:这些想法经过思考而来。
  • 聊宽无益忧:因此稍微减轻了无益的忧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著,宋代诗人,生活于动荡的时代,诗风简洁而富有哲理,善于借景抒情,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避难时,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映射了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


诗歌鉴赏:

《山居避难六首》通过对人生及世事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首句“人生有如梦”便引发读者对人生本质的思索,随后将人生与世事变化的无常相提并论,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诗中提到“无有悟双遣”,表达了对人生真谛的无奈,似乎在说无论人们如何努力去理解生活的本质,终究难以摆脱困扰。

“穷通归四休”中的“四休”意在强调无论境遇如何,最终都会走向一种安宁的状态,展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终期风日美”一句则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诗人期盼能在自然的美丽中找到内心的平和。此外,“聊宽无益忧”则传达出一种智慧,虽生活中有诸多忧虑,但思虑之后能够放下无益的烦恼。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和哲理的思考,巧妙地融汇了人生的无常与内心的宁静,展现了诗人深邃的生活智慧与超然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人生有如梦:引入人生的虚幻与无常。
  2. 世变亦浮沤:强调世事的变化无常,像浮沤一样轻盈。
  3. 无有悟双遣:表达对人生真谛的困惑与追寻。
  4. 穷通归四休:无论生活的好坏,最终都能归于安宁。
  5. 终期风日美:展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6. 不见雪霜愁:渴望远离生活中的忧愁。
  7. 此意因相谂:说明思考后得出的结论。
  8. 聊宽无益忧:最终达到释怀与安宁。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如“人生有如梦”),深化了主题。
  • 对仗的修辞手法使诗句更加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理解,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虚幻与无常。
  • 风日美:象征美好与宁静的生活。
  • 雪霜:象征生活中的忧愁与困扰。

这些意象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生活艰辛的感悟,体现了人对安宁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人生有如梦”主要是表达什么? A. 人生的美好
    B. 人生的虚幻与无常
    C. 人生的快乐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穷通归____休”反映了什么思想?

  3. 判断题:诗人希望生活中能多一点忧愁。 (对/错)

答案

  1.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探讨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李白的《将进酒》:表达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与积极态度。

诗词对比

  • 比较陈著与李白的诗作,陈著更偏向于哲理思考,而李白则更注重豪情与壮志,两者在表达对人生的态度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1. 《宋诗选》:收录众多宋代诗人的作品,了解当时的文学风格。
  2. 《诗词鉴赏》:提供诗词的解析与欣赏方法,提升阅读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