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麟以书相招云已与潘仲宝在中庐可自酇来同》

时间: 2025-01-01 16:12:12

千仞云崖耸石门,古传此地圣凡分。

我曹自愧群峰诮,未必山灵解勒文。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千仞云崖耸石门,古传此地圣凡分。我曹自愧群峰诮,未必山灵解勒文。

白话文翻译: 高耸入云的崖壁上,石门巍峨,传说这里是圣人与凡人的分界。我们这些凡人自愧不如,山中的精灵未必懂得我们的文字。

注释:

  • 千仞:形容极高。仞,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约等于八尺。
  • 云崖:高耸入云的崖壁。
  • 石门:指形状像门的巨大岩石。
  • 圣凡分:圣人与凡人的分界。
  • 我曹:我们这些人。
  • 群峰诮:群山嘲笑。诮,嘲笑。
  • 山灵:山中的精灵或神灵。
  • 解勒文:理解并记录文字。勒,刻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廌(约1059-1109),字方叔,号济南先生,北宋文学家、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这首诗是他在接到朋友德麟的邀请后,前往中庐途中所作,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敬畏和对自身才华的自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廌在接到朋友德麟的邀请,前往中庐途中所作。诗中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并借此表达了对自身才华的自谦和对自然神秘的敬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高耸入云的崖壁和巍峨的石门,营造出一种庄严神秘的氛围。诗人以“圣凡分”来形容此地的神圣,暗示了自然的伟大和人类的渺小。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华的自谦,认为即使是山中的精灵也未必能理解人类的文字,这种自嘲中透露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千仞云崖耸石门”:描绘了高耸入云的崖壁和巍峨的石门,营造出一种庄严神秘的氛围。
  2. “古传此地圣凡分”:以“圣凡分”来形容此地的神圣,暗示了自然的伟大和人类的渺小。
  3. “我曹自愧群峰诮”: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华的自谦,认为自己不如群山。
  4. “未必山灵解勒文”:认为即使是山中的精灵也未必能理解人类的文字,这种自嘲中透露出对自然的敬畏。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千仞云崖”比喻高耸入云的崖壁,形象生动。
  • 拟人:将群峰拟人化为嘲笑诗人,增加了诗的趣味性。
  • 对仗:诗中“千仞”与“云崖”,“圣凡分”与“解勒文”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自身才华的自谦。诗人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通过对自身才华的自谦,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千仞云崖:高耸入云的崖壁,象征自然的伟大和人类的渺小。
  • 石门:巍峨的石门,象征自然的庄严和神秘。
  • 圣凡分:圣人与凡人的分界,象征自然的神圣和人类的渺小。
  • 山灵:山中的精灵或神灵,象征自然的神秘和人类的渺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千仞云崖”形容的是什么? A. 高耸入云的崖壁 B. 巍峨的石门 C. 圣人与凡人的分界 D. 山中的精灵 答案:A

  2. 诗中“圣凡分”指的是什么? A. 高耸入云的崖壁 B. 巍峨的石门 C. 圣人与凡人的分界 D. 山中的精灵 答案:C

  3. 诗中“我曹自愧群峰诮”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然的敬畏 B. 对自身才华的自谦 C. 对山灵的理解 D. 对石门的赞美 答案:B

  4. 诗中“未必山灵解勒文”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然的敬畏 B. 对自身才华的自谦 C. 对山灵的理解 D. 对石门的赞美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山居的宁静与自然的美丽,与李廌的诗有相似的自然主题。
  • 杜甫《望岳》:表达了对泰山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与李廌的诗有相似的情感基调。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与李廌的诗: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王维的诗更注重表现山居的宁静与自然的美丽,而李廌的诗则更注重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自身才华的自谦。
  • 杜甫《望岳》与李廌的诗: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但杜甫的诗更注重表现对泰山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而李廌的诗则更注重表达对自身才华的自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李廌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介绍了李廌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以及宋代文学的发展。
  • 《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李廌诗作的详细鉴赏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