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木山》

时间: 2025-01-01 17:37:53

十洲三神山,广厚蟠地轴。

不知高几寻,沧溟及其麓。

游心如太空,视彼何芥粟。

君家三木山,包裹一握足。

銛锐曰奇锋,坳岩云峻谷。

摄心如蚍蜉,观此乃陵陆。

高庳作九地,何啻战蛮触。

老苏记木山,万里在右蜀。

立之置庭除,屹嶪可映屋。

小大虽相悬,真赝此其族。

因形生强名,等是千岁木。

君家襄城野,绕郭山抱绿。

巍然复岭外,自有真六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大木山 李廌 〔宋代〕

十洲三神山,广厚蟠地轴。 不知高几寻,沧溟及其麓。 游心如太空,视彼何芥粟。 君家三木山,包裹一握足。 銛锐曰奇锋,坳岩云峻谷。 摄心如蚍蜉,观此乃陵陆。 高庳作九地,何啻战蛮触。 老苏记木山,万里在右蜀。 立之置庭除,屹嶪可映屋。 小大虽相悬,真赝此其族。 因形生强名,等是千岁木。 君家襄城野,绕郭山抱绿。 巍然复岭外,自有真六六。

白话文翻译:

十洲三神山,广厚蟠地轴。 (十洲和三座神山,广袤厚重地盘踞在地轴上。) 不知高几寻,沧溟及其麓。 (不知它们高多少寻,沧海触及它们的脚下。) 游心如太空,视彼何芥粟。 (游心如同太空,看待它们如同芥子小米。) 君家三木山,包裹一握足。 (你家的三木山,包裹起来只需一握。) 銛锐曰奇锋,坳岩云峻谷。 (锋利锐利称为奇锋,凹陷的岩石如同云雾缭绕的峻谷。) 摄心如蚍蜉,观此乃陵陆。 (收敛心神如同蚂蚁,观看这些如同山陵陆地。) 高庳作九地,何啻战蛮触。 (高低不平如同九地,何止是战蛮触。) 老苏记木山,万里在右蜀。 (老苏记载的木山,远在右蜀万里之外。) 立之置庭除,屹嶪可映屋。 (立在那里放置在庭院,高耸可以映照房屋。) 小大虽相悬,真赝此其族。 (大小虽然相差悬殊,真假却是同族。) 因形生强名,等是千岁木。 (因为形状而产生强名,同样是千岁木。) 君家襄城野,绕郭山抱绿。 (你家在襄城的野外,环绕城郭的山峦拥抱绿色。) 巍然复岭外,自有真六六。 (巍然屹立在岭外,自然有真正的六六。)

注释:

字词注释:

  • 十洲:古代传说中的十个仙洲。
  • 三神山:古代传说中的三座神山。
  • 蟠:盘踞。
  • 地轴:地球的轴线。
  • 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 沧溟:大海。
  • 芥粟:极小的东西。
  • 銛锐:锋利。
  • 坳岩:凹陷的岩石。
  • 摄心:收敛心神。
  • 蚍蜉:蚂蚁。
  • 高庳:高低不平。
  • 九地:九种地形。
  • 蛮触:古代传说中的小国。
  • 老苏:指苏轼。
  • 右蜀:古代地名,今四川一带。
  • 庭除:庭院。
  • 屹嶪:高耸。
  • 真赝:真假。
  • 强名:强加的名字。
  • 千岁木:传说中的千年古木。
  • 襄城:古代地名,今河南襄城县。
  • 郭:城郭。
  • 六六:六六三十六,指山峰。

典故解析:

  • 十洲三神山:古代神话中的仙境,如蓬莱、方丈、瀛洲等。
  • 老苏记木山:指苏轼在其作品中提到的木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廌,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风格多变,善于运用神话传说和自然意象,表达深邃的思想和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通过对十洲三神山和君家三木山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神话的思考,以及对大小、真假的哲学探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十洲三神山和君家三木山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神话的深刻思考。诗中,“十洲三神山”象征着广袤无垠的神话世界,而“君家三木山”则是诗人身边的现实景物。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大小、真假的哲学探讨,以及对自然和神话的敬畏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游心如太空”、“摄心如蚍蜉”等,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十洲三神山,广厚蟠地轴。
    • 诗人以神话中的十洲和三神山为背景,描绘了它们的广袤和厚重。
  2. 不知高几寻,沧溟及其麓。
    • 诗人对神山的高度和沧海的广阔进行了想象。
  3. 游心如太空,视彼何芥粟。
    • 诗人以太空为喻,表达了对神山的敬畏和渺小感。
  4. 君家三木山,包裹一握足。
    • 诗人转向现实,描述了身边的小山。
  5. 銛锐曰奇锋,坳岩云峻谷。
    • 诗人以锋利和凹陷的岩石形容小山的特点。
  6. 摄心如蚍蜉,观此乃陵陆。
    • 诗人以蚂蚁为喻,表达了对小山的敬畏。
  7. 高庳作九地,何啻战蛮触。
    • 诗人以九地为喻,表达了对小山的高低不平的感受。
  8. 老苏记木山,万里在右蜀。
    • 诗人提到苏轼记载的木山,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
  9. 立之置庭除,屹嶪可映屋。
    • 诗人描述了小山在庭院中的景象。
  10. 小大虽相悬,真赝此其族。
    • 诗人表达了对大小和真假的哲学思考。
  11. 因形生强名,等是千岁木。
    • 诗人以千岁木为喻,表达了对自然和神话的敬畏。
  12. 君家襄城野,绕郭山抱绿。
    • 诗人描述了襄城野外的山峦。
  13. 巍然复岭外,自有真六六。
    • 诗人以六六为喻,表达了对山峦的敬畏。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游心如太空”、“摄心如蚍蜉”等。
  • 拟人:如“广厚蟠地轴”、“沧溟及其麓”等。
  • 对仗:如“小大虽相悬,真赝此其族”等。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十洲三神山和君家三木山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神话的思考,以及对大小、真假的哲学探讨。诗人通过对神话和现实的对比,展现了深邃的思想和情感,表达了对自然和神话的敬畏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十洲三神山:神话中的仙境。
  • 沧溟:大海。
  • 太空:广阔无垠的空间。
  • 三木山:现实中的小山。
  • 奇锋:锋利。
  • 坳岩:凹陷的岩石。
  • 蚍蜉:蚂蚁。
  • 九地:九种地形。
  • 千岁木:传说中的千年古木。
  • 六六:六六三十六,指山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十洲三神山”是指什么? A. 古代神话中的仙境 B. 现实中的山峦 C. 诗人想象中的山峦 D. 古代地名 答案:A

  2. 诗中“游心如太空”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太空的向往 B. 诗人对神山的敬畏 C. 诗人对小山的敬畏 D. 诗人对自然和神话的思考 答案:B

  3. 诗中“君家三木山”是指什么? A. 神话中的山峦 B. 现实中的小山 C. 诗人想象中的山峦 D. 古代地名 答案:B

  4. 诗中“摄心如蚍蜉”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太空的向往 B. 诗人对神山的敬畏 C. 诗人对小山的敬畏 D. 诗人对自然和神话的思考 答案:C

  5. 诗中“因形生强名,等是千岁木”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太空的向往 B. 诗人对神山的敬畏 C. 诗人对小山的敬畏 D. 诗人对自然和神话的思考 答案: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通过对赤壁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和历史的思考。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通过对天姥山的描写,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李廌《大木山》与苏轼《赤壁赋》: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和历史的思考。
  • 李廌《大木山》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两者都通过对仙境的描写,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苏轼诗集》
  • 《李白诗集》

相关诗句

十洲三神山,广厚蟠地轴。下一句是什么

不知高几寻,沧溟及其麓。上一句是什么

不知高几寻,沧溟及其麓。下一句是什么

游心如太空,视彼何芥粟。上一句是什么

游心如太空,视彼何芥粟。下一句是什么

君家三木山,包裹一握足。上一句是什么

君家三木山,包裹一握足。下一句是什么

銛锐曰奇锋,坳岩云峻谷。上一句是什么

銛锐曰奇锋,坳岩云峻谷。下一句是什么

摄心如蚍蜉,观此乃陵陆。上一句是什么

摄心如蚍蜉,观此乃陵陆。下一句是什么

高庳作九地,何啻战蛮触。上一句是什么

高庳作九地,何啻战蛮触。下一句是什么

老苏记木山,万里在右蜀。上一句是什么

老苏记木山,万里在右蜀。下一句是什么

立之置庭除,屹嶪可映屋。上一句是什么

立之置庭除,屹嶪可映屋。下一句是什么

小大虽相悬,真赝此其族。上一句是什么

十洲三神山,下一句是什么

广厚蟠地轴。上一句是什么

广厚蟠地轴。下一句是什么

不知高几寻,上一句是什么

不知高几寻,下一句是什么

沧溟及其麓。上一句是什么

沧溟及其麓。下一句是什么

游心如太空,上一句是什么

游心如太空,下一句是什么

视彼何芥粟。上一句是什么

视彼何芥粟。下一句是什么

君家三木山,上一句是什么

君家三木山,下一句是什么

包裹一握足。上一句是什么

包裹一握足。下一句是什么

銛锐曰奇锋,上一句是什么

銛锐曰奇锋,下一句是什么

坳岩云峻谷。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