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题金华王山甫吟稿
原文展示
载贽来相觅,挑灯读失惊。
尊公王逸少,外祖郑康成。
子壮堪传嫡,吾衰浪得名。
江湖有公论,不必问钟嵘。
白话文翻译
我带着礼物来寻找你,在灯下读到你的诗作,惊叹不已。
尊敬的王逸少(王羲之),你的外祖父郑康成(郑玄)。
你的儿子已经长大,能够传承家业,而我却衰老无能,只能借名声而已。
江湖中有公正的评判,不必再去询问钟嵘(钟期)。
注释
- 载贽:携带礼物。
- 相觅:寻找。
- 挑灯:点亮灯火,形容夜间读书。
- 失惊:惊叹不已。
- 尊公:对王羲之的敬称。
- 外祖:外祖父,指郑康成。
- 嫡:正宗、正统的继承。
- 吾衰:我已经衰老。
- 浪得名:白白得了名声,没有实际的成就。
- 公论:公众的评价。
- 钟嵘:指钟期,是古代著名的音乐家,寓意有才能的人。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清寂,南宋时期著名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兼具豪放与细腻。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政治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代。刘克庄在旅途中写下此诗,表达了对王山甫的敬仰与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王山甫的敬仰与自我反思。首句通过“载贽”引入,展示了诗人对王山甫的尊重,带着礼物来访,体现了古代文人之间的礼仪及友谊。接着“挑灯读失惊”一句,生动描绘了夜晚读书时的专注与惊叹,显示出诗人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王羲之与郑康成的提及,进一步强化了王山甫的文人身份和文化背景,诗人通过这些历史人物的引入,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
而后两句则转向自我反思,诗人意识到自身的衰老与无能,感叹年华的流逝与成就的缺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自谦与对后辈的鼓励,显示出诗人心怀宽广,既有对他人的赞美,又有对自身的清醒认识。最后一句“江湖有公论”则表明了对文学评价的信心,表达了即使自身名声不如人,但仍然相信文学的公正与真实存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表达了诗人带着礼物寻找王山甫,夜读诗作的惊叹之情。
- 第二联:提及王山甫的名门背景,彰显其文化传承。
- 第三联:自我反思,感慨自己衰老,无法传承。
- 第四联:相信江湖中仍有公正的评价,不需依赖钟嵘的名望。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仗(如“尊公”和“外祖”),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比喻与借代(如“江湖有公论”),形象地表达了公共评判的存在。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王山甫的赞美与对自身境遇的反思,传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重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现出一种谦逊与自省的情感。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灯:象征知识与启迪,代表夜晚的学习与思考。
- 江湖:象征社会与人情,暗示文人之间的交流与评价。
- 公论:象征公正与真实,强调文学的客观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尊公”是指谁?
- A. 郑康成
- B. 王羲之
- C. 刘克庄
- D. 钟嵘
-
诗人对自身的感慨主要体现在那一句?
- A. 载贽来相觅
- B. 子壮堪传嫡
- C. 吾衰浪得名
- D. 江湖有公论
答案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诗词对比:
- 刘克庄的这首诗与李白的《静夜思》都有对文化与自我的深刻反思,但刘克庄更关注于文人的传承与自我定位,而李白则表达了更为个人化的情感和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