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居杂咏 其三
法杲 〔明代〕
暮投岩下寺,路失问潺湲。
月出翻嫌树,云归不辨山。
石桥临水断,茅屋映溪关。
别有高栖者,钟声杳霭间。
白话文翻译:
傍晚我来到岩下的寺庙,迷失了方向,无法询问那潺潺流水的去处。
月亮升起,却又因树影而感到不快,云彩归去,山峦渐渐模糊不清。
石桥边与水相接,却已断了通路,茅屋的影子映照在溪边的关口。
别有一处高居的人,钟声在幽深的雾霭中传来。
注释:
- 暮投:傍晚时分投身于。
- 岩下寺:指的是位于岩石下的寺庙。
- 路失:迷失了道路。
- 潺湲:形容水流的声音,清澈且流畅。
- 翻嫌:反而觉得厌烦。
- 不辨:无法分辨、辨认。
- 石桥临水断:石桥在水边,却与路断绝。
- 茅屋映溪关:茅草屋的影子映在溪水旁的关口。
- 高栖者:指的是高处栖息的人,通常暗指隐士或修道者。
- 杳霭间:在悠远的雾霭之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法杲,明代诗人,擅长写山水诗,关注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作品多表达隐逸生活的情趣。
创作背景:该诗成作于法杲在山中隐居时,反映出诗人对宁静自然的向往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山居杂咏 其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暮色中的山居情景,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寂。诗的开头,诗人描绘了自己傍晚时分来到岩下寺庙的情景,迷失在幽静的环境中,无法找到前行的方向。这种迷失不仅是对空间的迷失,更是一种心灵上的迷茫。随后的描写中,月亮的出现与树木交织,形成了一种美丽却又令人厌烦的意象,似乎暗示着诗人对美丽事物的复杂感情。云彩的归去让山的轮廓变得模糊,这恰恰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
接着,诗中提到的“石桥临水断,茅屋映溪关”则显示出一种人与自然的隔离感。茅草屋的倒影映在溪边,形成了一幅宁静的画面,却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最后一句“别有高栖者,钟声杳霭间”让人思考高居的隐士生活,钟声在幽暗的雾霭中传来,似乎在向世人诉说一种难以言表的哲理。这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暮投岩下寺,路失问潺湲:傍晚时分,诗人来到岩石下的寺庙,迷失了方向,无法询问水流的去向,表现出一种孤独感。
- 月出翻嫌树,云归不辨山:月亮升起,却因树影而感到厌烦,云彩的归去让山的轮廓变得模糊,表现出诗人对环境的复杂情感。
- 石桥临水断,茅屋映溪关:石桥在水边却已断绝通路,茅草屋的影子映照在溪边,体现了人与自然的隔离感。
- 别有高栖者,钟声杳霭间:高处栖息的人,钟声在雾霭中传来,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月出翻嫌树”,用月亮与树木的关系比喻诗人对美景的复杂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整齐,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山、月、云、桥、屋等意象交织,形成山水田园的和谐美。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孤独,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隔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桥:象征人与自然的连接与断绝。
- 茅屋:代表隐逸生活,体现简朴与宁静。
- 钟声:象征内心的呼唤与思索,传达出一种哲理的思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山居杂咏 其三》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 A. 月亮
- B. 石桥
- C. 茅屋
- D. 以上都是
-
“月出翻嫌树”这句中的“翻嫌”是什么意思?
- A. 喜欢
- B. 厌烦
- C. 忽视
- D. 赞美
-
诗中提到的“高栖者”最可能指代什么?
- A. 高官
- B. 隐士
- C. 诗人自己
- D. 学者
答案:
- D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比较法杲的山居生活与王维的隐逸情怀,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然而法杲更多地探讨了孤独感,而王维则倾向于和谐与宁静的氛围。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法杲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山水诗的发展与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