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兼立春小园宴》

时间: 2024-12-29 18:35:18

黄山积高次,表里望京邑。

白日最灵朝,登攀尽原隰。

年灰律象动,阳气开迎入。

烟霭长薄含,临流小溪涩。

宾朋莫我弃,词赋当春立。

更与韶物期,不孤东园集。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人日兼立春小园宴
(唐)苏颋

黄山积高次,表里望京邑。
白日最灵朝,登攀尽原隰。
年灰律象动,阳气开迎入。
烟霭长薄含,临流小溪涩。
宾朋莫我弃,词赋当春立。
更与韶物期,不孤东园集。

白话文翻译:

在黄山之巅,俯瞰京城;
早晨的阳光最为明亮,攀登完山原与沟壑。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阳光带来了春的气息。
薄雾缭绕,溪水伴着清音流淌。
朋友们不应抛弃我,春天的宴会正是吟咏之时;
更希望能与美好的时光相约,不再孤单地在东园聚会。

注释:

  • 人日:指农历正月初七,民间称为“人日”,寓意人们在这一天庆祝自己的生日。
  • 兼立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农历正月初四或五。此处强调春天的到来。
  • 宾朋:指朋友和客人。
  • 韶物:指美好的时光或美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颋(约750-约800),唐代诗人,字子美,号青山,晚年隐居于青山,著作多以山水、田园题材为主,风格清新,具有独特的意境。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春天,正值人日与立春之际,诗人借此机会与朋友聚会,借宴会表达对春天的喜悦和对友谊的珍视。诗中反映出当时社会对节气的重视和对友谊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展现了生命的活力与友谊的珍贵。首联以黄山的高耸和京城的壮丽开篇,展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的交融。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阳光、溪水等元素,渲染了春天的气息,诗人在此刻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春天的回归。尤其在“宾朋莫我弃”一句中,诗人流露出对友人的期待与依赖,表达了在春天的欢宴中,彼此的陪伴是多么的重要。

整首诗结构严谨,言辞简练,意境悠远,体现了唐代诗歌的优雅与哲思。诗中的意象交织出一幅春意盎然的图景,同时也体现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黄山积高次:描绘黄山巍峨的形态,给人以壮丽的视觉冲击。
  2. 表里望京邑:表达了诗人所处的高地,俯瞰京城的广阔景象。
  3. 白日最灵朝:强调晨光的明亮和清新,展现春天的生机。
  4. 登攀尽原隰:表达诗人对自然的探索,尽览山川之美。
  5. 年灰律象动:描绘新年带来的变化,象征着生命的复苏。
  6. 阳气开迎入:阳光带来春的气息,传递出温暖的感觉。
  7. 烟霭长薄含:薄雾轻烟,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8. 临流小溪涩:溪水潺潺,增添了诗的动感与灵动。
  9. 宾朋莫我弃:希望朋友们能共同参与欢宴,不离不弃。
  10. 词赋当春立:强调春天是吟诗作赋的最好时机。
  11. 更与韶物期:希望能与美好时光相约,分享快乐。
  12. 不孤东园集:表达对朋友的期待,渴望与人共聚欢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阳气开迎入”,将阳光比作迎接春天的使者。
  • 对仗:如“宾朋莫我弃,词赋当春立”,结构整齐,韵律感强。
  • 意象:运用自然景象(黄山、白日、溪流等)作为背景,表现春的气息与生机。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春天的到来,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了友谊的重要性与珍贵,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山:象征着巍峨与永恒,代表了自然的伟大。
  • 白日:象征着希望与光明,传达了春天的生机。
  • 烟霭:表达了春天的柔和与朦胧,增添了诗的韵味。
  • 小溪: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活力,表现了自然的灵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人日指的是哪个节日? A. 春节
    B. 端午
    C. 正月初七
    D. 中秋

  2. “宾朋莫我弃”这句的意思是? A. 朋友们总是抛弃我
    B. 希望朋友们能陪伴我
    C. 我不喜欢朋友们
    D. 朋友们很忙

  3. 诗中提到的“黄山”象征着什么? A. 小巧玲珑
    B. 巍峨与永恒
    C. 野外探险
    D. 乡村宁静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赋得古原草送别》 - 白居易

诗词对比:

  • 《春晓》:同样描绘春天的气息,强调自然的美。
  • 《赋得古原草送别》: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展现了人与自然的深刻联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传记》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