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和圣制幸韦嗣立庄应制
作者: 苏颋 〔唐代〕
树色参差隐翠微,
泉流百尺向空飞。
传闻此处投竿住,
遂使兹辰扈跸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树木的颜色参差错落,隐约可见翠绿的山丘;泉水从高处流下,飞溅的水流犹如从空中飞舞而下。听说这个地方适合垂钓,因此今天的皇帝也带着随驾归来。
注释
- 树色参差:树木的颜色不一,错落有致。
- 隐翠微:隐约见到青翠的山丘。
- 泉流百尺:泉水高达百尺,形容水势之猛。
- 向空飞:指泉水飞流直下,仿佛在天空飞舞。
- 传闻:听说,流传的消息。
- 投竿:指垂钓,放下鱼竿。
- 扈跸:指皇帝的出行,跟随皇帝的车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颋,字子华,号景山,唐代诗人,生于847年,卒于908年。苏颋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精湛的描绘手法著称,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应和皇帝的圣制而作,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皇帝出巡的赞美。诗中描绘的场景,恰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相契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取胜,开篇的“树色参差隐翠微”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展现出树木的多样与山丘的隐秘,给人以宁静的感觉。接着,“泉流百尺向空飞”则展现了大自然的豪迈与奔放,泉水从高处奔涌而下,仿佛在与空中的云朵嬉戏,展现出一种生动的动态美。最后两句引出了皇帝的到来,诗人通过“传闻此处投竿住”表达了对这片美丽景色的向往,暗示皇帝也被这段风景所吸引,因而选择在此处停留。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还融入了对皇帝的赞美,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诗人成功地将自然与人文情怀结合在一起,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树色参差隐翠微:树木的颜色错落有致,隐约可见青翠的山丘,描绘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
- 泉流百尺向空飞:泉水从高处流下,形容水流的高和急,展现出自然的活力。
- 传闻此处投竿住:听说这个地方适合垂钓,暗指自然环境的优美。
- 遂使兹辰扈跸归:因此今天的皇帝也选择在这里停留,表现出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修辞手法
- 比喻:泉水的飞流比喻成空中飞舞,增强了动感。
- 对仗:诗中上下句之间的对称使得诗句更为和谐。
- 意象:通过自然景象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形成鲜明的视觉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与感悟,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树木:象征生命与生机。
- 泉水:象征活力与自然的奔放。
- 山丘:象征稳重与宁静,形成与水的动态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主要自然景象有哪些?
A. 竹林
B. 树色与泉水
C. 花海 -
“扈跸”指的是:
A. 皇帝的出行
B. 旅游
C. 垂钓 -
诗中表现的主要情感是:
A. 悲伤
B. 对自然的赞美
C. 对战争的思考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的美,但更多强调的是静谧和孤独。
- 李白的《庐山谣》则呈现出一种豪情,强调人与自然的壮丽和气势。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唐诗鉴赏辞典》